眉州鹿鸣宴(其一)
宋 · 李石
大比周三岁,登名蜀一涯。
圣贤元祐学,父子老苏家。
类省登槐市,清秋艳桂华。
生平晁董业,亲策对褒嘉。
圣贤元祐学,父子老苏家。
类省登槐市,清秋艳桂华。
生平晁董业,亲策对褒嘉。
注释
大比:科举考试。周三岁:每三年一次。
登名:考取功名。
蜀:四川。
圣贤元祐学:元祐学派,北宋时期的儒家学术流派。
父子老苏家:指苏氏家族,尤其是以苏轼父子为代表。
类省:选拔官员。
槐市:古代学子聚集的地方,比喻朝廷或官场。
清秋:秋季。
艳桂华:比喻人才出众。
晁董业:晁氏和董氏的学术传承。
亲策:亲自参加策问考试。
对褒嘉:得到赞扬和嘉奖。
翻译
三年一度的大比在周举行,我在此蜀地考取功名。我出自圣贤元祐学派,我家世代是老苏家的学者。
如同选拔官员进入朝廷,我在秋季的槐市中脱颖而出。
我的一生致力于晁董的学术事业,亲临策试,受到赞扬和嘉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眉州举行的宴会,宴会中有鹿鸣之声,颇具古风雅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如“登名蜀一涯”、“清秋艳桂华”,展现了宴会所处的美丽环境,以及那里的文化氛围和学术讨论,如“圣贤元祐学”、“父子老苏家”。诗中还透露出对古代圣贤以及苏氏家族的崇敬之情。
“类省登槐市”,则是从一个侧面描绘了宴会现场的情景,可能是在高处眺望,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最后,“生平晁董业”、“亲策对褒嘉”,则显示出诗人对于个人功业的自信,以及在文艺创作上获得的赞誉。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浓郁,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有对文化传统的尊崇,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个人的情感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