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江门登舟访万明府时省秋郊外赋此寄之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芦白山空见雁行,江天翘首一苍苍。
西风古渡人初到,明月孤城菊正黄。
官舍棠阴晴亦雨,客怀葭菼露为霜。
因君为政思王道,夜听弦歌紫水旁。
西风古渡人初到,明月孤城菊正黄。
官舍棠阴晴亦雨,客怀葭菼露为霜。
因君为政思王道,夜听弦歌紫水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乘舟途经江门,登岸拜访万明府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联“芦白山空见雁行,江天翘首一苍苍”,以芦苇的白色与山的空旷对比,雁群在天际翱翔,勾勒出一幅辽阔而静谧的画面。诗人站在江边,仰望天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颔联“西风古渡人初到,明月孤城菊正黄”,转而描绘了诗人抵达古渡口时的景象。西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月光洒在孤零零的城墙上,菊花正值金黄,增添了几分秋日的萧瑟与美丽。
颈联“官舍棠阴晴亦雨,客怀葭菼露为霜”,则将视角转向万明府的官舍。即使天气晴朗,棠树的阴影下仿佛也带着细雨的湿润;客居他乡的诗人,心中满是旅途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如同清晨的露水凝结成霜,冷冽而沉重。
尾联“因君为政思王道,夜听弦歌紫水旁”,表达了诗人对万明府治理理念的赞赏和期待。在夜晚,诗人倾听官府中传来的琴声与歌声,这些音乐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蕴含着治理国家的智慧与理想(王道),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