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方稚川
宋 · 黄公度
南来厌见跕飞鸢,之子相逢意凛然。
未用天涯叹沦落,要知幕府盛才贤。
清谭霏屑论交地,叠鼓喧江送别筵。
帆腹渐肥人渐远,离愁长在夕阳边。
未用天涯叹沦落,要知幕府盛才贤。
清谭霏屑论交地,叠鼓喧江送别筵。
帆腹渐肥人渐远,离愁长在夕阳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跕飞鸢:跌跌撞撞的风筝,比喻生活中的困顿或失意之人。凛然:严肃、敬畏的样子,形容对对方的尊重。
天涯:形容遥远的地方,这里指身处异地。
幕府:古代政府机构,此处可能指有权势的官署或团体。
清谭霏屑:清冷的溪流边,形容环境清幽。
叠鼓喧江:密集的鼓声在江面回荡,描绘热闹的送别场景。
帆腹渐肥:船帆饱满,象征船只即将启程。
夕阳边:夕阳下,寓意离别时刻的凄美和哀伤。
翻译
从南方来已厌倦了看见跌跌撞撞的风筝,这次与你相遇让我心情严肃。不必因为身处远方而感叹身世飘零,要知道幕府中人才济济、英杰众多。
清冷的溪流边是我们谈论友情的地方,密集的鼓声在江面喧闹,为告别宴会助兴。
船帆越来越饱满,人却渐行渐远,离别的愁绪始终伴随着夕阳的余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的《与方稚川》,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方稚川相遇时的感慨和离别的场景。首句“南来厌见跕飞鸢”描绘了诗人南行途中对失意之事的厌倦,见到方稚川则心情为之一振。"之子相逢意凛然","之子"是对对方的尊称,"意凛然"显示出相见时的严肃与敬重。
"未用天涯叹沦落",诗人强调不必因为各自身处天涯而感叹命运多舛,暗示他们都有才华,不需过于悲观。"要知幕府盛才贤"进一步赞美方稚川的才情,认为他能在幕府中展现自己的才能。
"清谭霏屑论交地","清谭霏屑"形容谈话内容高雅,他们在清谈中深化友情。"叠鼓喧江送别筵",以热闹的送别宴席渲染离别的氛围,虽然热闹,但难掩离愁。
最后两句"帆腹渐肥人渐远,离愁长在夕阳边",通过帆船渐行渐远的画面,以及夕阳作为离愁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不舍,以及离别后无尽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也寓含了对人生沉浮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