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其二)
宋 · 寇准
光随春漏细,影共夕烟流。
若近明河没,还疑坠玉钩。
若近明河没,还疑坠玉钩。
注释
春漏: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的水滴代表时间流逝。夕烟:傍晚的炊烟,代指日暮或黄昏。
明河:明亮的银河,指天上的银河系。
玉钩:月亮或美人的象征,这里可能指月牙或悬挂的装饰品。
翻译
光线随着春天的滴漏渐渐变细身影与傍晚的炊烟一同流淌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夜晚月光与时间流逝的景象。"光随春漏细",形象地写出月光随着春夜的滴漏声逐渐变淡,如同微弱的光线在慢慢消逝,流露出时光荏苒的感觉。"影共夕烟流"进一步描绘月影在傍晚的炊烟中摇曳,与月光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后两句"若近明河没,还疑坠玉钩"则通过想象,将月亮比作即将沉入银河的明珠,暗示着月亮即将落下,犹如玉制的钓钩沉入水中。诗人以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月落的惋惜和对夜晚静谧美好的留恋。
整体来看,寇准的《残月(其二)》通过对月光、影子和时间的细腻描绘,展现出春夜月色的宁静与流转,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