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晦中忽见华山
莲峰清晓忽自献,二公何人予何人。
鉴赏
此诗由金代诗人冯璧所作,题为《阴晦中忽见华山》。诗中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对比手法,描绘了在阴霾之中突然显现华山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感慨。
首句“吏部能开衡岳云”,以“吏部”暗喻官府或权力机构,将衡山之云比作被其操控或影响,暗示了自然景观在某种力量下的变化。这里通过“开”字,生动地展现了云雾的动态美,同时也隐含着一种人为干预的意味。
次句“坡仙曾借海宫春”,“坡仙”指宋代大文豪苏轼,此处借用了苏轼的诗意,将他与海宫(可能象征着广阔无垠的海洋)的春天联系起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这句诗通过“借”字,巧妙地表达了自然景象与文人情感之间的相互映照,暗示了自然之美能够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三句“莲峰清晓忽自献”,“莲峰”可能是对华山的一种形象化描述,这里的“莲”字不仅赋予了山峰以莲花般的高洁与美丽,还通过“清晓”的时间点,强调了清晨时分华山的清新与宁静。这一句通过“忽自献”三字,生动地描绘了华山在不经意间展现其绝世风姿的情景,给人以惊喜与震撼。
最后一句“二公何人予何人”,“二公”在这里指的是前两句中的“吏部”和“坡仙”,同时也是对自然与文人的双重赞美。这句话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奇妙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于能够欣赏并创作出如此美景之人(即“二公”)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予何人”这一问句,诗人也似乎在反思自己是否也能成为这样的欣赏者与创作者,流露出一种自我激励与追求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人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文精神的崇高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金代文学的独特韵味。
词语解释
二公的意思:指府和县的副职。《儒林外史》第二三回:“适才我站在门口,遇见敝县的二公。”参见“ 二太爷 ”。...
公何的意思:复姓。 春秋 时 鲁国 有 公何藐 。见《左传·定公五年》。...
衡岳的意思:同“ 衡岳 ”。 唐 许浑 《送卢先辈自衡岳赴复州嘉礼》诗之二:“万重岭嶠辞 衡岳 ,千里山陂问 竟陵 。”岳,一本作“ 岳 ”。 宋 胡宏 《题上封寺》诗:“ 瀟湘 水与 苍梧 通,环绕 衡岳 青冥中。” 清 顾炎武 《怀人》诗:“嶔崟七十有二峯,紫盖独不朝 衡岳 。” 柳亚子 《哭龚铁铮烈士》诗:“ 衡岳 荒荒峙, 湘 波怒岂平。”南岳 衡山 。 晋 左思 《吴都赋》:“指 衡岳 以镇野,目 龙川 而带坰。”《南史·隐逸传下·庾承先》:“辟功曹不就,乃与道士 王僧镇 同游 衡岳 。” 陈毅 《...
吏部的意思:◎ 吏部 lìbù(1) [Ministry of Official Personal Affairs in feudal China] 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时韩愈吏部权 京兆。——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吏部拟用左通政。——清· 张廷玉《明史》(2) 又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
坡仙的意思:宋 苏轼 号 东坡居士 ,文才盖世,仰慕者称之为“坡仙”。 宋 张矩 《应天长》词:“换桥渡舫,添柳护堤, 坡仙 旧迹今续。” 金 元好问 《奚官牧马图息轩画》诗:“奚官有知应解笑,世无 坡仙 谁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