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书怀并唁汪功父
宋 · 金履祥
雨意萧萧重客愁,如何五月便成秋。
士无禄养农无地,早恐秋风惨黑头。
士无禄养农无地,早恐秋风惨黑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雨意:雨声凄凉。萧萧:形容雨声或风声凄切。
重:加重。
客愁:旅人的忧愁。
如何:为何。
五月:农历五月。
便:就。
成秋:像秋天一样。
士:读书人。
无禄:没有俸禄。
养:供养。
农:农民。
无地:没有土地。
早恐:早早担心。
秋风:秋天的寒风。
惨黑头:形容人脸色憔悴。
翻译
雨声凄凉加重了旅人的忧愁,为何五月就已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读书人没有俸禄,农民没有土地耕种,早早担心秋天的寒风吹来,会让人容颜憔悴。
鉴赏
这首诗以"雨意萧萧"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沉重的氛围,诗人借此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愁绪。五月本是夏季,但梅雨季节的提前仿佛使得秋天的气息提早降临,这不仅是天气的变化,也是诗人对社会现实的隐喻,暗示了世事的艰难和民生的困苦。
接下来,诗人指出士人没有足够的俸禄(禄养),农民又缺乏土地,这样的社会现状让人担忧。他预见到即将到来的秋风可能会带来更为严峻的考验,可能意味着生活的困顿和前景的黯淡,甚至暗示了个人和他所关心的人们可能会遭受更大的打击("早恐秋风惨黑头")。
整首诗通过梅雨的季节转换,寓言式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南宋时期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