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宗伯徐公作
明 · 王世贞
旧标通德宛如斯,屈指登堂十四期。
不为龙门孤转峻,自缘狐性老多疑。
谈深忽出忧天语,病久方知荷帝私。
试捻霜髭两相问,于今得似秣陵时。
不为龙门孤转峻,自缘狐性老多疑。
谈深忽出忧天语,病久方知荷帝私。
试捻霜髭两相问,于今得似秣陵时。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题为《过大宗伯徐公作》。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感慨。
首联“旧标通德宛如斯,屈指登堂十四期。”开篇即点明了对友人德行的赞美,以及两人交往的深厚情谊。十四期的使用,既体现了时间的漫长,也暗示了双方友谊的持久。
颔联“不为龙门孤转峻,自缘狐性老多疑。”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比作难以攀登的龙门,同时也揭示了其性格中的谨慎与多疑。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友人的个性特点,也暗含了对其处世之道的赞赏。
颈联“谈深忽出忧天语,病久方知荷帝私。”进一步展现了友人的深沉思考和对国家、社会的忧虑。同时,通过“病久方知荷帝私”一句,表达了对友人健康状况的关切,以及对其忠诚与奉献精神的肯定。
尾联“试捻霜髭两相问,于今得似秣陵时。”以询问的方式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现状的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霜髭的使用,既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年岁增长,也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性格、思想、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深关怀。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