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十四日至太平却望赏析

十四日至太平却望

明 · 郭之奇
閒云潭影共斜晖,孤堞遥遥傍紫微。
鹄面犹存形貌改,虎冠初去禁条稀。
未知南雁来何往,且看东流去日归。
倒极愁心翻若喜,霜翎懒向纥干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太平返回途中所见的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閒云潭影共斜晖”,以“閒云”与“潭影”共同映照在夕阳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孤堞遥遥傍紫微”一句,将视角转向远处的城墙,与天空中的紫色星辰相呼应,增添了一种辽阔与神秘感。

“鹄面犹存形貌改”这一句,通过对比鹄鸟的外貌虽未改变,但其内在状态或情感已有所变化,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转变或思考。紧接着,“虎冠初去禁条稀”则可能象征着诗人摆脱束缚、获得自由的状态,或是对过去规则的反思与超越。

“未知南雁来何往,且看东流去日归”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程的感慨。南雁的去向未知,象征着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探索精神;而东流的河水则似乎在告诉人们,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逆的,如同日复一日的东流不息。

最后,“倒极愁心翻若喜,霜翎懒向纥干飞”这两句,以奇特的想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情。一方面,他可能因某些事情感到忧愁或困惑(“倒极愁心”),但另一方面,这种情绪又转化成了喜悦或解脱(“翻若喜”)。霜翎代表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坚持或执着,而“懒向纥干飞”则可能是对某种传统或习惯的放弃,暗示着一种新的开始或转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