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亭五咏(其一)
唐 · 储光羲
晋家南作帝,京镇北为关。
江水中分地,城楼下带山。
金陵事已往,青盖理无还。
落日空亭上,愁看龙尾湾。
江水中分地,城楼下带山。
金陵事已往,青盖理无还。
落日空亭上,愁看龙尾湾。
注释
晋家:指晋朝皇室。南作帝:南迁成为皇帝。
京镇:京城的守卫。
北为关:在北方成为要塞。
江水:长江。
中分地:划分两地。
城楼:城下的建筑。
下带山:下方有山。
金陵:古称南京。
事已往:过去的繁华。
青盖:代指帝王车驾。
理无还:不可能再回来。
落日:傍晚的太阳。
空亭:空荡的亭子。
龙尾湾:可能指南京附近的地名。
翻译
晋朝的皇室南迁成为皇帝,京城的守卫在北方成为了要塞。长江在这里划分为两个方向,城楼下方紧邻着山峦。
过去的金陵繁华已成过往,青色华盖不再归来。
夕阳下空荡的亭台上,我满怀愁绪遥望龙尾湾。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怀旧之情的景象,诗人站在临江亭上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思念。
“晋家南作帝,京镇北为关”两句设定了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通过古代都城与边防要塞的设置,勾勒出一幅辽阔而又略带哀伤的情景画卷。诗人以此作为开篇,既展示了宏大的时代视野,也为后续情感表达埋下伏笔。
“江水中分地,城楼下带山”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江水切割着大地,城楼依傍着山峦,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映衬出诗人眼前的美丽风光,也透露出一种分隔与连结的哲理。
“金陵事已往,青盖理无还”表达了诗人的感慨。金陵,代指古都建康(今南京),这里蕴含着历史的沧桑变化和不可逆转的时光流逝。而"青盖"则是皇家的象征,这里用以指代往昔的繁华与权力,表明一切过去的辉煌如同覆盖在古老陵墓上的青苔,都已无法挽回。
“落日空亭上,愁看龙尾湾”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夕阳西下,诗人独自站在空旷的临江亭上,对着那流淌于眼前的河水和远处的山峦,心中充满了忧愁。他凝视着龙尾湾,这个地名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承载着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无尽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怀与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