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
宋 · 曾巩
忆昔江西别子时,我初折腰五斗粟。
南北相望十八年,俯仰飞光如转烛。
子遗万事遂恬旷,我系一官尚局促。
早衰胆气自然薄,多病颠毛那更绿?人情畦畛阻肝膈,世路风波悸心目。
每嗟太守两朱轮,宁及田家一黄犊?幸逢怀绂入斗牛,喜得披山收宝玉。
薄材顽钝待磨琢,旧学抢攘期反覆。
云鸿可近眼先明,野鹿尚縻颜自忸。
长须幸未阻诲存,下榻应容拜临辱。
南北相望十八年,俯仰飞光如转烛。
子遗万事遂恬旷,我系一官尚局促。
早衰胆气自然薄,多病颠毛那更绿?人情畦畛阻肝膈,世路风波悸心目。
每嗟太守两朱轮,宁及田家一黄犊?幸逢怀绂入斗牛,喜得披山收宝玉。
薄材顽钝待磨琢,旧学抢攘期反覆。
云鸿可近眼先明,野鹿尚縻颜自忸。
长须幸未阻诲存,下榻应容拜临辱。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诗人回忆起当年在江西与友人分别的情景,那时自己为了微薄的俸禄屈身任职。十八年间,两人天各一方,时光飞逝如烛火摇曳。潘延之已能超脱世俗,而诗人自己仍为官事所累,感到衰老和疾病带来的疲倦。诗人感叹人情世故的隔阂,以及仕途的艰难,羡慕潘延之的田园生活,有如黄犊般的自由。幸运的是,诗人有机会改变现状,投身更有意义的工作,期待能发掘和磨砺自己的才能。他以云鸿自比,虽资质平庸但仍渴望学习和进步,同时也表达了对潘延之的敬意,希望能得到他的教诲和指导。整首诗情感真挚,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新生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