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中得五铢钱
清 · 李锴
岂有光芒异,犹怜轮廓坚。
蚀深斑色古,渍少篆文全。
弃掷灵何在,摩挲臭尚传。
和亲娄敬策,输纳想当年。
蚀深斑色古,渍少篆文全。
弃掷灵何在,摩挲臭尚传。
和亲娄敬策,输纳想当年。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的《野草中得五铢钱》,通过描述一枚五铢钱在野草中的境遇,表达了对历史遗物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岂有光芒异,犹怜轮廓坚”,诗人以疑问的语气提出,这枚钱币虽在野草中,却依然保持着其轮廓的坚固,让人不禁对其产生怜爱之情。这里不仅赞美了钱币本身的质地坚韧,也暗含了对历史遗存的尊重与珍视。
颔联“蚀深斑色古,渍少篆文全”,进一步描绘了钱币的年代感。经过岁月的侵蚀,钱币表面呈现出深邃的斑驳色彩,但篆文依旧清晰可见,未被完全侵蚀。这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也是对历史痕迹得以保存的庆幸。
颈联“弃掷灵何在,摩挲臭尚传”,转而思考钱币的来历与命运。它曾被弃掷于荒野,但即便如此,仍有人通过触摸(摩挲)感受到它的存在,甚至能闻到它身上残留的气息。这一联表达了对历史物品背后故事的探寻与怀念。
尾联“和亲娄敬策,输纳想当年”,将话题引向历史事件。提到汉初和亲政策中的关键人物娄敬,以及他提出的建议。这里借由一枚五铢钱,联想到历史上的重大决策与人物,表达了对历史智慧与决策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枚普通钱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时间、命运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