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结草庵
津云春匝寺,灌木昼藏溪。
苔色终年绿,藤花四月齐。
归途余兴绪,黄鸟隔林啼。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徐繗的《春日结草庵》描绘了一幅春天山林中的宁静景象。首句“指引松门路”,以松树为引导,暗示了庵庐隐秘而幽深,富有禅意。次句“飘飘水上蹊”则描绘了小径蜿蜒于流水边,增添了清新与灵动的气息。
“津云春匝寺”写的是春云缭绕在寺庙周围,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接下来,“灌木昼藏溪”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即使是白天,灌木丛也似乎在溪水的掩映下显得隐蔽。
“苔色终年绿,藤花四月齐”两句,通过常青苔藓和四月盛开的藤花,展现了季节更替中自然的生机与恒久之美。最后,“归途余兴绪,黄鸟隔林啼”以黄鸟的鸣叫作为结尾,既点明了诗人归程中的闲适心情,又以鸟声反衬出山林的静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草庵的景致,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内心的宁静。
词语解释
灌木的意思:[释义](名)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构成]偏正式:灌(木 [例句]路旁有很多灌木。(作宾语)...
归途的意思:指回家的路途。...
门路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做事的诀窍;方法。 (2) (名)能达到某种目的的途径。 [构成]并列式:门+路 [例句]找门路。(作宾语)[同义]路子...
飘飘的意思:(1).风吹貌。 晋 陶潜 《与殷晋安别》诗:“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唐 韩愈 《丰陵行》:“清风飘飘轻雨洒,偃蹇旗斾卷以舒。”(2).飞扬貌。 汉 张衡 《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 南唐 冯延巳 《春光好》词:“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眠。” 元 张埜 《水龙吟·咏游丝》词:“落花天气初晴,随风几缕来何处。飘飘冉冉,悠悠颺颺,欲留还去。”(3).飞翔貌。《文选·潘岳<秋兴赋>》:“蝉嘒嘒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 李善 注:“飘飘,飞貌。” 唐 李咸用 《...
水上的意思:(1).水面上。《易·涣》:“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宏神道碑》:“月中生树,童子知言;水上浮瓜,青衿不戏。” 唐 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诗:“ 巴陵 一望 洞庭 秋,日见孤峯水上浮。”(2).犹水边。《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 开壁击之,大战良久。於是 信 、 张耳 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 洞庭 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3).旧时谓妓女开始接客。《史林残花》:“妓女始荐寝曰...
松门的意思:(1).谓以松为门;前植松树的屋门。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觉寺》诗:“萝幌栖禪影,松门听梵音。” 宋 陆游 《书怀绝句》之一:“老僧晓出松门去,手挈军持取涧泉。” 清 黄鷟来 《秋日雨晴》诗:“松门落叶深,竹径寒香静。”(2).指 松门山 。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攀崖照石镜,牵叶入 松门 。”《清一统志·江西南昌府一》:“ 松门山 在 新建县 北二百十五里。《寰宇记》:‘其山多松,北临 大江 及 彭蠡湖 。山有石镜,光明照人。’”(3).指 松门峡 。 唐 杜甫 《返照》诗:...
兴绪的意思:犹兴致。 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诗:“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 清 张鹏翀 《嘲春风》诗:“扫尽乱红无兴绪,强将餘力管杨花。”...
余兴的意思:◎ 余兴 yúxìng(1) [wish to prolong a pleasant diversion;lingering interest]∶兴致还没有完全消逝(2) [entertainment after a dinner;side-show]∶会议或宴会之后紧接举行的娱乐活动...
指引的意思:◎ 指引 zhǐyǐn[aim;guide;point at way] 指示,引导对路上的行人给以指引...
终年的意思:◎ 终年 zhōngnián(1) [perennially]∶全年;整年积雪终年不化(2) [die at the age of]∶人死亡时的年龄他终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