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晓舟中生火二首(其一)
宋 · 杨万里
乌银见火生绿雾,便当水沉一浓炷。
却因断续更氤氲,散作霏微暖袍裤。
须臾雾霁吐红光,炯如云表升扶桑。
阳春和日曛满室,苍颜渥丹疑醉乡。
忽然火冷雾亦灭,只见红炉堆白雪。
窗外雪深三尺强,窗里雪深一寸香。
却因断续更氤氲,散作霏微暖袍裤。
须臾雾霁吐红光,炯如云表升扶桑。
阳春和日曛满室,苍颜渥丹疑醉乡。
忽然火冷雾亦灭,只见红炉堆白雪。
窗外雪深三尺强,窗里雪深一寸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晨内心世界的温暖与外界自然景观的交融。开篇"乌银见火生绿雾,便当水沉一浓炷",通过对比银制烛具在火光照耀下的变化,诗人捕捉了那转瞬即逝而又极为微妙的温暖与湿润感。紧接着"却因断续更氤氲,散作霏微暖袍裤",则是将这种温暖比喻成如同轻纱细布一般,包围着诗人的身心。
随后"须臾雾霁吐红光,炯如云表升扶桑",诗人眼中那火光似乎化作了云端的霞光,与天地相映,充满了朝气与生机。"阳春和日曛满室,苍颜渥丹疑醉乡"则是将这份温暖与春日融合,让诗人心中那份沉郁之色也随之舒展开来,如同醉酒一般。
然而,这种美好景象并非长存。"忽然火冷雾亦灭, 只见红炉堆白雪",火焰熄灭,温暖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那一片静谧的白色世界。最后两句"窗外雪深三尺强,窗里雪深一寸香",则是通过对比内外的雪深来强调室内与室外的不同景象,而那一寸的雪花带来的,却不仅是寒冷,更有着难以言说的温馨。
这首诗通过对火与水、热与冷、内与外等对立元素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在严冬中寻找温暖和美好的情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