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种放处士赏析

赠种放处士

宋 · 王禹称
媒雉不诱凤,由鹿不致麟。
终南有嘉士,天子不得臣。
板舆入穷谷,同隐之推亲。
种木山之阿,采兰涧之滨。
务本不务末,求力不求人。
至孝在尽欢,饮水犹欣欣。
富贵不以道,列鼎奚足云。
行是有馀力,稽古且学文。
稽古不为禄,学问非饰身。
立言复垂教,杨孟时有伦。
我生落世网,碌碌随搢绅。
直躬多龉龃,左官苦漂沦。
妻孥困斗粟,亲老无重茵。
入山非隐遁,去国颇悲辛。
犹顾贰车禄,縻絷丹河滨。
羡君脱羁鞅,生计在水云。
羡君遗荣利,居处绝嚣尘。
躬耕方肯食,恐蠹力穑民。
学优终不仕,孰为观国宾。
去去谢桂籍,行行避薄轮。
巢由自高尚,尧舜徒圣神。
况我蜉蝣辈,敢希鸾凤群。
犹期不远复,一问迷途津。
他年解郡职,愿许我为邻。

注释

媒雉:比喻不被重视的人。
凤:象征高贵者。
终南:终南山。
嘉士:优秀人才。
板舆:简陋的车子。
推亲:推己及人。
阿:山坡。
涧:溪流。
务本:致力于根本。
末:表面。
至孝:极尽孝道。
饮水:日常生活。
列鼎:拥有鼎食。
云:比喻。
稽古:研究古籍。
禄:俸禄。
学问:学术修养。
饰身:装饰自己。
垂教:教导。
杨孟:历史人物。
世网:世俗的束缚。
搢绅:官员。
龉龃:排挤。
左官:贬官。
重茵:厚待。
隐遁:逃避现实。
悲辛:悲伤。
縻絷:束缚。
丹河:河流名。
羁鞅:束缚。
水云:自由生活。
嚣尘:尘世的喧嚣。
蠹:蛀虫。
力穑民:损害农夫。
观国宾:观察国家状况的人。
桂籍:官场。
薄轮:浮躁。
巢由:巢父、许由。
圣神:圣贤。
蜉蝣:寿命短的昆虫。
鸾凤群:高贵群体。
一问:询问。
迷途津:迷失的方向。
郡职:郡守职位。
为邻:成为邻居。

翻译

媒鸟不能引诱凤凰,追求鹿群不会引来麒麟。
终南山中有优秀的人才,但天子无法招揽他们为臣。
简陋的车子深入穷困山谷,如同隐士推亲一般。
在山腰种植树木,在溪边采摘兰花。
致力于根本,不追求表面,努力自己,不依赖他人。
最大的孝顺在于让父母快乐,即使是喝水也感到欣喜。
如果富贵不是通过正当途径,拥有鼎食又有何意义。
行动之余还有余力,研究古籍并学习文化。
研究古籍不是为了俸禄,学问并非只为装饰自己。
留下言论并教导后人,杨孟的时代也有典范。
我生活在这个世俗的网中,忙碌跟随官员。
正直的人常遭排挤,贬官之人苦于漂泊。
妻子儿女贫困,父母年迈无厚待。
进山并非逃避,离开国家却满心悲伤。
仍怀念朝廷俸禄,被束缚在丹河岸边。
羡慕你摆脱束缚,生活自在如云水。
羡慕你舍弃名利,居住之地远离尘嚣。
亲身耕作才肯吃饭,怕的是损害农夫的劳力。
学业优秀但仍不从政,谁来观察国家的状况。
告别官场,避开浮躁,
巢父、许由自视清高,尧舜也只是圣贤。
我们这些微小生命,怎敢期望与鸾凤为伍。
仍期待未来能回归正途,向你询问迷失的方向。
将来辞去官职,希望能与你为邻。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赠种放处士》。诗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赞赏。

“媒雉不诱凤,由鹿不致麟”一句,借用古代传说中的鸟兽来比喻,不是普通的手段可以招引非凡的人物,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之士难以接近的感慨。

“终南有嘉士,天子不得臣”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观点,即便是帝王也不易使其出山为臣。

“板舆入穷谷,同隐之推亲”描绘了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画面,诗人通过描述车辆进入深山,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推崇。

“种木山之阿,采兰涧之滨”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给自足、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的赞同。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述和对高洁品格的推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清高与远大,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士人的选择和坚守个人操守的尊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