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汪先辈昆仲听雨轩
宋 · 姜特立
堂堂两苏公,秀峙自西蜀。
一朝入京师,声价喧寥廓。
联翩取膴仕,鸣凤在阿阁。
方干赤霄上,忽向青云落。
黑风吹紫荆,天涯两飘泊。
始感韦郎诗,对床寻旧约。
篇章屡致意,念此友于乐。
生死竟乖违,归来已非昨。
汪君胡为此,一官未渠缚。
兄弟自师友,闭门方苦学。
便作听雨谋,无乃计已错。
早荣或有悔,晚达亦不恶。
问学须渊源,文字要追琢。
岁久道自富,时来功不薄。
但学苏公贤,嘲诮且莫莫。
一朝入京师,声价喧寥廓。
联翩取膴仕,鸣凤在阿阁。
方干赤霄上,忽向青云落。
黑风吹紫荆,天涯两飘泊。
始感韦郎诗,对床寻旧约。
篇章屡致意,念此友于乐。
生死竟乖违,归来已非昨。
汪君胡为此,一官未渠缚。
兄弟自师友,闭门方苦学。
便作听雨谋,无乃计已错。
早荣或有悔,晚达亦不恶。
问学须渊源,文字要追琢。
岁久道自富,时来功不薄。
但学苏公贤,嘲诮且莫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堂堂:杰出的。两苏公:指苏轼和苏辙。
秀峙:秀美耸立。
京师:京城。
声价:名声。
喧寥廓:声名远播。
膴仕:高位官职。
鸣凤:比喻杰出人才。
阿阁:高阁。
方干:比喻升迁。
赤霄:天际。
青云落:跌落云端。
黑风:象征困难。
紫荆:植物名。
飘泊:漂泊不定。
韦郎诗:指韦应物的诗。
旧约:昔日的约定。
篇章:诗篇。
致意:表达心意。
友于:朋友。
乖违:违背。
归来:回归。
非昨:已非当初。
汪君:指汪某人。
渠:他。
缚:束缚。
师友:既是师长又是朋友。
苦学:刻苦学习。
听雨谋:借雨声读书的计划。
计已错:策略错误。
早荣:早年成名。
晚达:晚年得志。
不恶:也不错。
渊源:深厚根基。
追琢:精心雕琢。
道自富:真理自然丰富。
功不薄:功绩显著。
嘲诮:嘲笑。
莫莫:置之不理。
翻译
两位杰出的苏公,自西蜀秀美耸立。一旦进入京城,名声大噪,声名远播。
连续取得高位官职,如凤凰般在高阁鸣叫。
方干如登天际,忽然又落入青云之下。
黑风卷起紫荆花,两人命运飘摇,各自天涯。
初次感受韦郎诗,怀念往昔同床共语的约定。
频繁寄诗表达心意,思念朋友,心中喜悦。
生死相隔,归来已非当初。
汪君为何如此,一个官职并未束缚他。
兄弟间既是师友,闭门苦读,勤奋求学。
即使计划听雨读书,可能策略已误。
早年成名或许有遗憾,晚年得志也不差。
学问需深厚根基,文字需精心雕琢。
岁月长久,真理自然丰富,时机到来,功绩显著。
只需学习苏公的贤德,对他人的嘲笑暂且置之不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对中国古代两位著名文学家苏轼和另一位汪姓先辈的敬仰与感慨之作。诗中首先赞扬了苏轼兄弟俩的才华横溢,他们在西蜀崭露头角,进入京师后名声大噪。接着描述了他们仕途的起伏,如同凤凰升腾又突然跌落,暗示了人生的起落无常。
诗人提到汪先辈虽然遭遇挫折,但仍能坚守学问,与韦郎的友情相呼应,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汪氏苦学精神的肯定。然而,诗人也提醒汪先辈,无论是早年追求荣华还是晚年得志,重要的是学问深厚和文字修养,时间会带来智慧和成就。最后,诗人劝告汪先辈不必过于在意他人的嘲讽,只需专注于学习苏轼的贤德,保持谦逊。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汪氏兄弟的关怀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