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闵郎中知池州
宋 · 梅尧臣
一送池阳守,颇怀当日游。
青山临岸尽,翠水入江流。
楚旧茅为贡,燕来雁报秋。
牧之登览处,故事待君修。
青山临岸尽,翠水入江流。
楚旧茅为贡,燕来雁报秋。
牧之登览处,故事待君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池阳守:池阳的地方官员。当日游:过去的游玩时光。
青山:青翠的山峰。
翠水:碧绿的流水。
楚旧:楚地的传统习俗。
茅为贡:茅草被当作贡品。
燕来雁报秋:大雁南飞象征秋天来临。
牧之:指杜牧。
登览处:登高眺望的地方。
故事:历史故事。
君修:等待你去整理或传承。
翻译
我为池阳守官的人送行,心中充满对往日游玩的怀念。两岸的青山延伸到尽头,碧绿的河水流入江中。
楚地的传统,用茅草作为贡品,秋天大雁南飞传递着季节的信息。
杜牧曾经登高远望的地方,那些历史故事期待你去整理和传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闵郎中知池州》。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闵郎中赴任池州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往昔一同游历池阳的美好回忆。首联“一送池阳守,颇怀当日游”直接点题,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和对过去的怀念。
颔联“青山临岸尽,翠水入江流”描绘了池州山水的景色,青山环绕,绿水长流,展现出池州的自然之美,也寓含着对友人新任之地的祝愿。
颈联“楚旧茅为贡,燕来雁报秋”借用了楚地的传统和自然现象,暗示闵郎中将继承地方文化,同时通过“燕来雁报秋”表达时光流转,提醒友人珍惜时节。
尾联“牧之登览处,故事待君修”以“牧之”(指唐代诗人杜牧,他曾游历池州)的典故,寄寓对友人才华的期待,希望他在新的任上能有所作为,延续并发扬池州的历史文化。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山水景物和历史典故,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寓含了对友人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