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作诗,远和之,皆粲然可观。子由有书相庆也,因用其韵赋一篇,并寄诸子侄赏析

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作诗,远和之,皆粲然可观。子由有书相庆也,因用其韵赋一篇,并寄诸子侄

宋 · 苏轼
我似老牛鞭不动,雨滑泥深四蹄重。
汝如黄犊走却来,海阔山高百程送。
庶几门户有八慈,不恨居邻无二仲。
他年汝曹笏满床,中夜起舞踏破瓮。
会当洗眼看腾跃,莫指痴腹笑空洞。
誉儿虽是两翁癖,积德已自三世种。
岂惟万一许生还,尚恐九十烦珍从。
六子晨耕箪瓢出,众妇夜绩灯火共。
春秋古史乃家法,诗笔《离骚》亦时用。
但令文字还照世,粪土腐馀安足梦。

注释

我:自己。
似:像。
老牛鞭:比喻不再活跃。
不动:静止。
汝:你。
黄犊:小牛。
走却来:奔跑而来。
海阔山高:形容路途遥远。
庶几:或许。
八慈:八方的善心。
二仲:第二个仲氏,代指贤人。
他年:将来。
汝曹:你们。
笏满床:形容官位显赫。
会当:终将。
洗眼:以清醒目光。
腾跃:成长。
痴腹:空洞的期待。
笑:嘲笑。
誉儿:称赞孩子。
两翁:两位老人。
三世:三代。
万一:万分之一。
许生还:期望归来。
九十:九十岁。
六子:六个儿子。
晨耕:清晨耕田。
箪瓢:竹篮和瓢。
众妇:众妻子。
夜绩:夜晚纺织。
灯火共:点灯共事。
春秋古史:学习历史。
家法:家族传统。
诗笔《离骚》:引用《离骚》的诗意。
文字:文字传承。
照世:照亮世界。
梦:梦想。

翻译

我像老牛鞭不再动,雨大路滑蹄印深。
你像小黄牛跑来跑去,无论海阔山高都护送。
希望家中充满八方善心,不遗憾邻居没有第二个仲氏。
将来你们满屋笏板,半夜起来跳舞,可能打破瓦罐。
总有一天我会以清醒的目光看你们成长,别嘲笑我空洞的期待。
称赞孩子虽然是两位老人的爱好,但积德行善已成三代传统。
不仅期望万分之一的归来,更怕你们九十岁还需我照顾。
六个儿子清晨持篮耕田,众妇夜晚点灯纺织。
学习春秋古史是家风,写诗作赋也常引用《离骚》。
只要文字能照亮世界,腐朽的事物怎值得梦寐以求。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远方亲友的深情思念。诗中以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种生命力在挣扎中的艰难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我似老牛鞭不动,雨滑泥深四蹄重。”这两句通过老牛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困顿无力、处境艰难的情景。这里,“我”字用得十分含蓄,它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对周遭环境的一种隐喻。

“汝如黄犊走却来,海阔山高百程送。”这两句则转换了视角,从老牛的艰难中解脱出来,开始思念远方的亲友。诗人将对方比作黄犊(一种强健的牲畜),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庶几门户有八慈,不恨居邻无二仲。”这两句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八慈”在这里象征着美德和善行,而“二仲”则可能是指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伴侣或知己。诗人表达了一种愿望,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有更多的美德和善良的人相伴。

接下来的几句:“他年汝曹笏满床,中夜起舞踏破瓮。”则描绘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诗人通过“满床”和“踏破瓮”的形象,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最后几句:“会当洗眼看腾跃,莫指痴腹笑空洞。”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和读者,要有远大的目光,不被琐碎之物所囿,而是要追寻更高的精神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抒发,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形成了一篇既有深刻哲理,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