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版原文
璇台插中天,乾坤发端倪。
荆榛夹险道,自古谁攀跻。
嘉予二三友,乘兴同杖藜。
行行陟其巅,一榼手自携。
上摩白兔宫,下蹑青云梯。
傲睨群动间,太仓米一稊。
俯瞰万家邑,户牖开蜜脾。
群峦尽东骛,驶若万骥驰。
马奏忽破碎,象岛尤瑰琦。
杜鹃状雄尊,白鲤波连漪。
视城横朱鸟,秀连秋水湄。
崯崯摘星岭,上可扪南箕。
羽人炼丹丘,迄今有遗基。
维西控桐柏,岩壑争献奇。
雁荡直括苍,势自金庭□。
奔雷三十六,赶起龙凤姿。
继北际四明,坞嶴非人窥。
天门何荡荡,香岩独嵬嵬。
帽峰冠朝霞,髻山染夕霏。
眼阔浮世狭,身高众山低。
清游慨俗子,险语惊山魑。
持杯迭献酬,磨石共镌题。
短李才调逸,手力拔象犀。
髯胡诗之豪,鼻息干云霓。
閒雅推王子,皎然霞外期。
刘君一癯仙,胸中无町畦。
周节万夫敌,猛将闻鼓声。
或倦而憩石,或勇而临涯。
或袖手冥搜,或抵掌滑稽。
或倚松盘桓,或望云惨悽。
矫矫出笼鹤,卑卑在樊篱。
静躁各异物,物情无不齐。
来涂逢野妪,问我何所知。
自言石出世,曾梦金仙栖。
献岁买官酒,登山酹地只。
君今契我梦,从此开山蹊。
彼妪尚尔耳,我曹焉已而。
他年五君咏,永勒兹山陲。
鉴赏
这首宋代胡融的《登石台山与刘次皋李揆王度周仲卿联句》描绘了一次登高览胜的活动,诗人与友人们一同攀登石台山,感叹自然的壮丽和历史的沧桑。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璇台插中天”、“上摩白兔宫,下蹑青云梯”,展现了山势的峻峭和仙境般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太仓米一稊”与“万家邑”的俯瞰,以及对马秦、象岛等地的描绘,展现出地理的变迁和自然景观的瑰丽。
诗中还融入了神话传说,如“羽人炼丹丘”和“摘星岭”,增添了神秘色彩。诗人赞赏朋友们的才华,如“短李才调逸”、“髯胡诗之豪”,同时也感慨世俗与山林生活的对比,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最后,诗人期待与朋友们的友情能像诗歌一样流传,成为永恒的记忆。
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饱满,充分体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和人文关怀,展现了作者及友人们在自然与人文之间游走的思考与情感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