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风林水鸟声交作。
法句时时相警觉。
贪嗔薄。
能教有学成无学。
不染六尘离五浊。
如蝉蛇去无明壳。
肯受涅盘生死缚。
空捞摸。
语言文字皆糟粕。
词语解释
蝉蛇的意思:鳝鱼。蝉,通“ 鱓 ”。《逸周书·王会》:“欧人蝉蛇。蝉蛇顺,食之美。” 朱右曾 校释引《尔雅翼》:“蝉似蛇,无鳞,体有涎沫,今字作鱓,生水岸泥窟中。”...
交作的意思:迭起;齐作。 唐 于邵 《送李员外入朝序》:“广庭张乐,妙音交作。” 宋 王安石 《众人》诗:“颂声交作 莽 岂贤,四国流言 旦 犹圣。”《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是夜大雨如倾,雷电交作。”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徐翁》:“座中非但不可谈论人长短得失,即论文谈诗,亦须慎之。不然,恐谤议交作矣。”...
警觉的意思:[释义](1) (名)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的感觉。我对事态的发展早有警觉。(作宾语) (2) 对危险或情况变化敏锐地感觉到。他警觉到事态的发展。(作谓语) [构成]偏正式:警〔觉 [同义]警惕...
捞摸的意思:向水中探物。亦泛指寻取。 宋 朱熹 《与林择之书》:“未去之间,亦且试捞摸看,若幸指拨得一二人,亦是一方久远利害也。”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三折楔子:“你这阴阳不济事了,你也是多里捞摸。”《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却使两隻手在那床里头四下捞摸,絶没一些影响。”...
六尘的意思:佛教语。即色、声、香、味、触、法。与“六根”相接,便能染污净心,导致烦恼。《圆觉经》卷上:“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宗密 疏:“六尘是境,识体是心。” 南朝 宋 鲍照 《佛影颂》:“六尘烦苦,五道绵剧。” 宋 司马光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诗之二:“六尘皆外物,万法尽迷途。” 明 刘基 《松风阁记》之二:“我佛以清浄六尘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 瞿秋白 《猪八戒》:“一切爱恋六尘,以至于‘真善美是没有的,是幻执的……不如努力把漆黑一团都灭绝了,成个正觉’,得证涅槃。...
涅盘的意思:亦作“湼槃”。 1.佛教语。梵语的音译。旧译“泥亘”、“泥洹”。意译“灭”、“灭度”、“寂灭”、“圆寂”等。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 晋 僧肇 《涅槃无名论》:“涅槃之道,盖是三乘之所归,方等之渊府。”《魏书·释老志》:“湼槃译云灭度,或言常乐我浄,明无迁谢及诸苦累也。” 宋 王安石 《请秀长老疏》:“虽开方便之多门,同趣涅槃之一路。”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佛湼槃时,受我最后法供。”(2).作为死亡的美称。 徐迟 《火中的凤凰》七:“这是一只火中的凤凰,一只新...
声交的意思:声闻相通。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声交稍希歇,此意更坚滋。”...
生死的意思:...
时相的意思:当朝宰相。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上顾问:‘此人合众论否?’时相对曰:‘ 易 ( 李易 )乃 扬州 州学学正,必合众论。’”《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后来 东坡 为吟诗触犯了时相,连遭謫贬。”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丙丁龟鉴有所本》:“书成上之,忤时相意,詔下府狱。”...
时时的意思:常常。《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虽家居, 景帝 时时使人问筹策。” 唐 李咸用 《题刘处士居》诗:“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 杨朔 《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
水鸟的意思:在水面或水边栖息、从水中捕食的鸟类的统称。《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昭帝 时有鵜鶘或曰秃鶖,集 昌邑王 殿下,王使人射杀之。 刘向 以为水鸟色青,青祥也。” 唐 姚合 《送崔约下第归扬州》诗:“日晚山花当马落,天阴水鸟傍船飞。”《老残游记》第二回:“那水鸟被人惊起,格格价飞。” 孙犁 《白洋淀纪事·芦花荡》:“到这样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贪嗔的意思:佛教语。谓贪欲与嗔恚。《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贪嗔烦恼昏沉,也似睡梦何别。”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谈禅》:“欲登彼岸,尽打灭贪嗔。”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蒙古起义清方档案》:“谅不至以一念贪嗔,轻开杀戒。”...
听说的意思:◎ 听说 tīngshuō[hear;understand;be told;get wind of] 听人所说听说他到海口去了听说她现已结婚...
文字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等。 (2) (名)语文的书面形式;如汉文、英文等。 (3) (名)指文章。 [构成]并列式:文+字 [例句]古代文字写法有很多种。(作定语)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作主语)...
五浊的意思:(1).五种恶浊行为。《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五浊之人,耽湎荣利,嗜味淫色。”(2).见“ 五浊恶世 ”。...
无学的意思:(1).没有学问或学识。《史记·汲郑列传》:“人果不可以无学,观 黯 之言也日益甚。”《北史·齐上党王涣传》:“人不可无学,但要不为博士耳。”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乙卯闯宫》:“此皆比时大老及两衙门无学无识,以致张皇如此。”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我并不觉得你浅薄和无学。”(2).佛教语。小乘四果的最后一果,即阿罗汉果。谓学道圆满,不需再行修学。 唐 窥基 《法华玄赞》卷一:“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
无明的意思:(1).目不见。《楚辞·九章·怀沙》:“ 离娄 微睇兮,瞽以为无明。”(2).梵语的意译。谓痴愚无智慧。 晋 王该 《日烛》:“拱己内治,总持法忍。三世都寂,一心豁尽。寄耳无明,寓目莫準。”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几番尘世,识神一点不差移,只为那无明起妄,宿业成迷。”(3).指无明火。《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睡至半夜,便觉头痛眼热,四肢无力,遍身不疼不痒,无明顿发熬煎,依然病倒。”《红楼梦》第二八回:“正在一腔无明,未曾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参见“ 无明火 ”。...
无量的意思:[释义](形)没有限量,没有止境。 [构成]偏正式:无(量 [例句]功德无量。(作谓语)...
西方的意思:◎ 西方 xīfāng(1) [west]∶西边或西边的地方(2) [West]∶指位于西半、北半球的国家。指欧美各国...
言文的意思:(1).谓解释法律文字。《史记·曹相国世家》:“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輒斥去之。”(2).言语和文字。 狄平子 《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为今之计,能造出最适之新字,使言文一致者上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到这里,我想来猜一下古时候言文是否一致的问题。”(3).专指书面语言。 郭沫若 《沸羹集·正标点》:“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
语言的意思:◎ 语言 yǔyán[language] 用以表达情意的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关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糟粕的意思:◎ 糟粕 zāopò[dross] 造酒剩下的渣滓。比喻废弃无用的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