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夔峡张宪白帝城怀古
宋 · 邵雍
不愤曹公跨许昌,苟非梁益莫争王。
三分区宇风雷恶,横截西南气势强。
行客往来闲指点,史官褒贬浪文章。
后人未识兴亡意,请看江心旧战场。
三分区宇风雷恶,横截西南气势强。
行客往来闲指点,史官褒贬浪文章。
后人未识兴亡意,请看江心旧战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曹公:指曹操。跨:占据。
许昌:地名,古都之一。
梁益:古代地区名,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一带。
莫争王:无人能争夺王位。
三分区宇:指三国鼎立的局面。
风雷恶:形容局势动荡不安。
横截:横扫。
西南气势:西南地区的强大势力。
行客:过路的人。
史官:历史记录者。
浪文章:随意的评价文章。
兴亡意:国家兴衰的道理。
江心旧战场:指历史上发生过重要战役的地方。
翻译
他不满曹操占据许昌,如果不是梁、益之地,无人能与之争王霸。三分天下风云动荡,西南方向的势力强大横扫一切。
过客随意指点江山,史家评价或褒或贬,文章繁多。
后世之人未能理解这兴衰的深意,只能在江心旧战场寻找答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和夔峡张宪白帝城怀古》,以三国时期的蜀汉与魏国对抗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首句“不愤曹公跨许昌”暗指曹操统一北方的强大实力,而“苟非梁益莫争王”则强调了刘备在梁州(今四川一带)和益州(今四川、重庆一带)的重要地位,暗示了蜀汉立足之地的险要。
接下来的“三分区宇风雷恶,横截西南气势强”描绘了三国鼎立时期风云变幻的局势,用“风雷恶”形容战斗激烈,蜀汉在西南地区的强大防御态势。“行客往来闲指点”则写出后人对历史遗迹的凭吊,以及对过往英雄事迹的谈论。“史官褒贬浪文章”批评史书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主观,未能真正揭示历史的深意。
最后,“后人未识兴亡意,请看江心旧战场”点明主题,呼吁后人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历史记载,而应深入理解历史的兴衰更替,通过白帝城的江心战场去感受那份沧桑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三国历史为依托,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对世事变迁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