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溪怀古
明 · 王鏊
吴国江山亦壮哉,一朝谁信越兵来。
旌旗尚动春波影,歌舞翻成子夜哀。
往事悠悠馀败垒,伤心脉脉一登台。
姑苏麋鹿何须恨,闻道阿房也劫灰。
旌旗尚动春波影,歌舞翻成子夜哀。
往事悠悠馀败垒,伤心脉脉一登台。
姑苏麋鹿何须恨,闻道阿房也劫灰。
鉴赏
这首《越来溪怀古》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通过对吴国江山的描绘与历史的回顾,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与对过往繁华的追忆。
首联“吴国江山亦壮哉,一朝谁信越兵来”,开篇即以豪迈之气概,描绘了吴国昔日的壮丽江山,却在一夜之间被越军攻破,突显出历史变迁的不可预测性和战争的残酷。
颔联“旌旗尚动春波影,歌舞翻成子夜哀”,通过对比手法,将昔日吴国的繁荣景象与今日的衰败景象形成鲜明对照。昔日的旗帜在春水的倒影中摇曳,而如今的歌舞却化为了夜晚的哀歌,形象地表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
颈联“往事悠悠馀败垒,伤心脉脉一登台”,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历史的回忆与个人的情感融为一体。昔日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仅剩残垣断壁作为见证,每一次登高望远,都让人心生伤感。
尾联“姑苏麋鹿何须恨,闻道阿房也劫灰”,以姑苏(苏州)和阿房宫为例,指出无论多么繁华的宫殿最终都难逃毁灭的命运,表达了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深刻洞察,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的反思。
整体而言,《越来溪怀古》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领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