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赵彝鼎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东方未明太白高,霜华满野金鸡号。
儒生有命轻鸿毛,在三之节不敢逃。
吁嗟江水何滔滔,死为鬼雄愧尔曹。
西山薇蕨心向往,天地为尔久怅惘。
儒生有命轻鸿毛,在三之节不敢逃。
吁嗟江水何滔滔,死为鬼雄愧尔曹。
西山薇蕨心向往,天地为尔久怅惘。
鉴赏
这首诗《哀赵彝鼎》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对赵彝鼎的哀悼,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崇敬之情。
首句“东方未明太白高,霜华满野金鸡号”,描绘了清晨时分,东方尚未完全明亮,而太白星依然高悬于天际,霜华覆盖大地,金鸡在晨曦中啼鸣。这一景象既渲染了清晨的宁静与肃穆,也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故事将充满悲壮与深沉的情感。
接着,“儒生有命轻鸿毛,在三之节不敢逃”一句,借用了儒家文化中的“在三之节”(即忠、孝、义)来表达对赵彝鼎忠诚与坚守原则的赞扬。这里将“轻鸿毛”比喻为儒生面对生死抉择时的轻视,强调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原则的坚守。
“吁嗟江水何滔滔,死为鬼雄愧尔曹”则进一步表达了对赵彝鼎的敬仰之情。江水的滔滔不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长河,而“死为鬼雄”是对赵彝鼎英勇牺牲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他虽已离世,但其精神永存,值得后人铭记与学习。“愧尔曹”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或他人未能达到赵彝鼎这般境界的自省与遗憾。
最后,“西山薇蕨心向往,天地为尔久怅惘”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隐喻,表达了诗人对赵彝鼎的深切怀念与敬仰。西山上的薇蕨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而天地的怅惘则表达了对赵彝鼎精神的永恒追忆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赵彝鼎忠诚与牺牲精神的崇高颂扬,以及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深刻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