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柑(其二十)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雪痕斑驳少,未损紫磨金。
不作光明手,安知寂灭心。
累累经一岁,馥馥在双林。
百果那如尔,仙灵用意深。
不作光明手,安知寂灭心。
累累经一岁,馥馥在双林。
百果那如尔,仙灵用意深。
鉴赏
这首诗以佛手柑为题,借物喻理,表达了深刻的哲思。诗人通过描绘佛手柑的外表与内在特质,隐喻了人生的智慧与修行的境界。
首句“雪痕斑驳少,未损紫磨金”以佛手柑表面的斑驳雪痕象征时间的痕迹,但并未侵蚀其内在的珍贵品质——“紫磨金”,寓意着即使经历岁月的洗礼,内在的精髓依然坚不可摧。
接着,“不作光明手,安知寂灭心”一句,以“光明手”比喻显赫的外在成就或名声,而“寂灭心”则代表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诗人在此强调,真正的智慧和内心的平和并非通过追求外在的荣耀来实现,而是通过内心的修炼和觉悟。
“累累经一岁,馥馥在双林”描绘了佛手柑一年四季的变化,无论春夏秋冬,其香气始终弥漫在双林之中,象征着修行者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芬芳。
最后,“百果那如尔,仙灵用意深”将佛手柑与其他百果进行对比,指出只有佛手柑这样的“仙灵”,才能如此深刻地理解并实践修行的真谛,暗示了佛手柑作为象征物,蕴含着超越世俗的智慧和精神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手柑作为修行象征的多重意义,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价值和修行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