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玉芝庵
明 · 王守仁
尘途骏马劳千里,月树鹪鹩足一枝。
身既了时心亦了,不须多羡碧霞池。
身既了时心亦了,不须多羡碧霞池。
鉴赏
这首诗以“尘途骏马劳千里,月树鹪鹩足一枝”开篇,以骏马奔腾千里与鹪鹩栖息一枝形成鲜明对比,寓含着对人生追求与现实境遇的深刻思考。前两句通过动物的生存状态象征人的生活境况,骏马在尘世中奔忙,而鹪鹩却能在月下的树梢上找到满足的一席之地,形象地展现了不同个体对于幸福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接下来,“身既了时心亦了”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内心的体悟。这里的“了”字,既可理解为“结束”,也可理解为“明白”,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和内心世界的彻底领悟。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反思,也体现了对宇宙人生的普遍真理的追求。
最后,“不须多羡碧霞池”则是一种超然的态度,意在告诫人们无需过分羡慕他人所拥有的,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所在。碧霞池可能象征着某种理想化的、难以企及的生活状态,而诗人则鼓励人们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追求与内心平和的关系,以及对物质与精神满足的不同理解,体现了王守仁作为哲学家兼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