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何元晋亦乐堂
宋 · 范浚
士生堕尘网,窘若囚飞虫。
思牵黄耳不可得,况欲云卧听松风。
何郎可怜人,耻与俗同调。
不作穷愁懊恼诗,独抱青山坐长啸。
诛茅结屋傍林塘,石兰露菊秋风香。
掉头万事一不顾,仰天白眼倾壶觞。
邈予坐阻窥幽躅,梦到东窗攀绿玉。
裁诗寄似堂中人,为楷银钩写高竹。
思牵黄耳不可得,况欲云卧听松风。
何郎可怜人,耻与俗同调。
不作穷愁懊恼诗,独抱青山坐长啸。
诛茅结屋傍林塘,石兰露菊秋风香。
掉头万事一不顾,仰天白眼倾壶觞。
邈予坐阻窥幽躅,梦到东窗攀绿玉。
裁诗寄似堂中人,为楷银钩写高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何元晋的文人,他远离尘嚣,隐居于自然之中,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诗中通过对比“士生堕尘网”与“不作穷愁懊恼诗”的形象,展现了何元晋超脱世俗、独守青山的生活态度。他选择在林塘旁建造居所,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石兰、菊花在秋风中的香气,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何元晋不为世俗所累,面对世间万事,他选择“一不顾”,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甚至以“仰天白眼倾壶觞”的方式表达他的洒脱与豪放。这种对自由与个性的追求,与古代文人的理想人格相契合。
最后,诗人范浚表达了自己虽不能亲临何元晋的居所,但通过梦境得以接近,希望能将这份对何元晋生活状态的赞美之情,通过诗歌传递给在堂中的人,以楷书书写在高竹之上,寓意着对何元晋生活方式的敬仰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何元晋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由、自然与个性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