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四首(其四)
痴烟含树黑,野草满山青。
归鸟还知倦,悲笳不忍听。
又闻龙臆马,趁逐豹文鼮。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感慨四首(其四)》中的第四首。诗人通过描绘昨日探访三生石和今日登临二老亭的场景,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痴烟含树黑"形象地刻画出傍晚时分烟雾缭绕,树木在昏暗中显得深沉;"野草满山青"则展现出山野间生机盎然的春色。
接着,诗人借归鸟倦飞暗示自己旅途劳顿,"悲笳不忍听"则表达了对战争或哀伤之事的敏感,笛声触动了内心的哀愁。最后两句"又闻龙臆马,趁逐豹文鼮"可能是在描绘狩猎的场景,龙臆马和豹文鼮都是勇猛的动物,但此处也可能寓言人生的追逐与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常有的怀才不遇、世事沧桑之感。
词语解释
豹文的意思:(1).豹身上的斑纹。亦指豹裘上的文采。《山海经·西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2).谓玄豹成文。多指隐居或才华出色。 唐 李德裕 《望匡庐赋》:“豹文忽变,蔚然以姿;蝉緌更新,倏然而脱。” 宋 司马光 《稷下赋》:“惜夫美食华衣,高堂闲室,凤藻鴟义,豹文麋质,诵无用之言,费难得之日,民未治不与其忧,国将危不知其失。” 明 王錂 《春芜记·忤奸》:“十年间屈首衡门,似 南山 修成豹文。”参见“ 豹成文 ”。...
悲笳的意思:悲凉的笳声。笳,古代军中号角,其声悲壮。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清风夜起,悲笳微吟。”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二:“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宋 苏轼 《至下马碛憩于怀贤阁》诗:“客来空吊古,清泪落悲笳。” 元 揭傒斯 《重饯何太虚》诗:“结軫赴悲笳,凝酸属哀角。”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四野多悲笳,十日无消息。”...
不忍的意思:[释义](动)心里忍受不了。 [构成]偏正式:不〔忍 [例句]我不忍看他难过的样了。(作状语)让他难过我心里不忍。(作谓语)...
趁逐的意思:亦作“趂逐”。1.追随;相随。 唐 陆龟蒙 《夜泊咏栖鸿》:“可怜霜月暂相依,莫向 衡阳 趁逐飞。”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三折:“过得这横桥独木龙腰瘦,见轻鸥,厮趁逐,粧点秋江秀。”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 延祐 间,有富户侵用官资,无以为偿。府判 王某 ,素残忍,乃拘其妻妾子女,命以小舟载之 西湖 ,趁逐游人,收其买姦钱纳官。”(2).为追求。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二折:“寻些虚脾,使些机勾,用些工夫。再去趁逐。”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当日五言诗紧趁...
二老的意思:◎ 二老 èrlǎo[father and mother] 对父母双亲的尊称...
三生的意思:◎ 三生 sānshēng[the three lives of rebirth]佛家所说的三世转生,即前生、今生和来生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白居易《赠张处士山人》三生有幸...
野草的意思:◎ 野草 yěcǎo[weed] 地面生长的掺进植物,耕作中通常伤害作物或损害地方的外貌、经济方面无用的植物...
三生石的意思:传说 唐 李源 与僧 圆观 友善,同游 三峡 ,见妇人引汲, 观 曰:“其中孕妇姓 王 者,是某託身之所。”更约十二年后中秋月夜,相会于 杭州 天竺寺 外。是夕 观 果殁,而孕妇产。及期, 源 赴约,闻牧童歌《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源 因知牧童即 圆观 之后身。见 唐 袁郊 《甘泽谣·圆观》。后人附会谓 杭州 天竺寺 后山的三生石,即 李源 和 圆观 相会之处。诗文中常用为前因宿缘的典实。 唐 齐己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三:“自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