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原上
宋 · 文同
东西车马走秦川,扰扰飞尘混晓烟。
我亦中间游宦者,尚惭无语赋归田。
我亦中间游宦者,尚惭无语赋归田。
注释
秦川:古代地区名,指今陕西关中平原。扰扰:形容纷乱的样子。
飞尘:飘浮在空中的尘土。
晓烟:清晨的雾气或炊烟。
游宦者:在外做官的人。
赋归田:辞官归隐田园。
翻译
东西道路上车马繁忙穿梭于秦川大地,清晨的烟雾中尘土飞扬一片混乱。我也是在这人群中奔忙的官员,惭愧自己无法用辞赋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颇具时代感的繁忙景象,"东西车马走秦川"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交通繁华的场景。这里的"秦川"通常指的是关中平原一带,而"东西车马"则不仅展示了当时经济文化交流的活跃,更暗示了一种军事与政治活动的紧张气氛。
"扰扰飞尘混晓烟"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景象,"扰扰"形容车马行走的声音,给人一种忙碌感;"飞尘"和"混晓烟"则加深了这种感觉,让人仿佛能看到那被车马扬起的尘土与早晨的薄雾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而接下来的"我亦中间游宦者"一句,则将视角转向诗人自身。"游宦者"通常指的是官员或是有着某种使命的人四处奔波,这里的"中间"可能意味着诗人自己也正处在这样的忙碌与奔波之中。
最后的"尚惭无语赋归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尚惭"表明诗人对自己的处境感到羞愧或不满,"无语"则是因为太多的情感和思考无法用言语表达,而"赋归田"这一意向,常常被解读为一种渴望回归自然、远离尘世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在繁忙与压力之中寻找宁静和自我价值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