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九日余至燕城今周星不报为赋长句
宋 · 文天祥
君不见常山太守骂羯奴,天津桥上舌尽刳。
又不见睢阳将军怒切齿,三十六人同日死。
去冬长至前一日,朔庭呼我弗为屈。
丈夫开口即见胆,意谓生死在顷刻。
赭衣冉冉生苍苔,书云时节忽复来。
鬼影青灯照孤坐,梦啼死血丹心破。
只今便作渭水囚,食粟已是西山羞。
悔不当年跳东海,空有鲁连心独在。
又不见睢阳将军怒切齿,三十六人同日死。
去冬长至前一日,朔庭呼我弗为屈。
丈夫开口即见胆,意谓生死在顷刻。
赭衣冉冉生苍苔,书云时节忽复来。
鬼影青灯照孤坐,梦啼死血丹心破。
只今便作渭水囚,食粟已是西山羞。
悔不当年跳东海,空有鲁连心独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常山太守:指北魏名将于栗磾。天津桥:洛阳古桥,象征战场。
舌尽刳:形容舌战激烈,言辞犀利。
睢阳将军:指唐玄宗时守卫睢阳的张巡。
朔庭:指朝廷。
食粟:指囚犯的食物。
鲁连:鲁仲连,战国时期义士,以智勇著称。
翻译
你没看见常山太守痛骂敌虏,天津桥上他舌战激烈。再看睢阳将军咬牙切齿,三十六人同日英勇捐躯。
去年冬至前一天,朝廷召我绝不屈服。
男子汉一开口就显露出勇气,生死存亡就在一瞬间。
穿囚衣的人身上生满青苔,古籍中预言的时刻忽然又来。
青灯下鬼影摇曳,我在孤独中梦中哭泣,心如鲜血破晓。
如今我成了渭水边的囚徒,吃粗粮已觉羞愧。
后悔没能当年跳入东海,只有鲁仲连那样的志向独自留存。
鉴赏
诗中的“常山太守骂羯奴,天津桥上舌尽刳”两句,描绘了一位地方官员在天津桥上痛斥羯奴的场景,表现了他强烈的情感和正义。"睢阳将军怒切齿,三十六人同日死"则是对一位将军愤怒到极点,导致三十六人同时丧命的描述,体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
接着,“去冬长至前一日,朔庭呼我弗为屈”表达了诗人在去年冬天接近这天时,被官府召唤而不感到屈辱。"丈夫开口即见胆,意谓生死在顷刻"则是说真正的男子汉一开口便显露其勇气,认为生与死只在瞬间。
“赭衣冉冉生苍苔,书云时节忽复来”中,“赭衣”指的是官员穿的深红色衣服,而“苍苔”则是长满了青苔,这两者结合,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书云时节忽复来"则是在说古人所记载的历史事件,似乎在眼前重现。
“鬼影青灯照孤坐,梦啼死血丹心破”一句,营造了一种超自然的氛围,诗人独自一人坐在灯下,感觉到鬼魂之影,而自己内心却是坚定不移,即便是在死亡和鲜血中也能保持其赤诚的心志。
最后,“只今便作渭水囚,食粟已是西山羞。悔不当年跳东海,空有鲁连心独在”则是诗人表达自己现如囚犯般的处境,对往昔未能勇敢行事,如古代大侠鲁连跳入东海的壮举而感到后悔。而“食粟已是西山羞”则是在说现在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