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敬晊助教二首(其二)
唐 · 刘得仁
街西静观求居处,不到权门到寺频。
禁掖人知连状荐,国庠官满一家贫。
清仪称是蓬瀛客,直气堪为谏诤臣。
自顾无成年渐长,报恩惟愿杀微身。
禁掖人知连状荐,国庠官满一家贫。
清仪称是蓬瀛客,直气堪为谏诤臣。
自顾无成年渐长,报恩惟愿杀微身。
翻译
在街西安静地寻找住处,不常去权贵之家,却常去寺庙。朝廷官员了解我,因多次推荐,国立学校里的官职虽多,但家中依然贫困。
我的清廉仪表如同仙境之人,正直的性格适合做直言进谏的大臣。
如今我自感无所建树,随着年纪增长,只希望能以微薄之力报答恩情。
鉴赏
诗中的“街西静观求居处,不到权门到寺频”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状态。诗人不愿意依附于有权势之人的门下,也不经常出入寺庙,而是选择在街西的一座清净处所寻觅自己的栖身之地。
“禁掖人知连状荐,国庠官满一家贫”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虽然得到了朝廷的推荐和任命,但他的家庭仍然生活在贫困中。这里的“禁掖”指的是宫廷或官方的封锁消息,“连状荐”是连续不断地被推荐,显示出诗人的才华得到认可,而“国庠官满”则意味着朝廷内外都有他的任命,但实际上却是一家之贫,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
“清仪称是蓬瀛客,直气堪为谏诤臣”两句中,“蓬瀛客”象征着隐士或清高脱俗的人物,诗人自比为这样的人,他保持着自己的清白和节操。同时,“直气堪为谏诤臣”表明了诗人具有直言不讳的品格,可以成为敢于劝谏君主的忠诚之臣。
“自顾无成年渐长,报恩惟愿杀微身”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自我反省和对国家的忠诚。他感到自己虽然年岁渐长,但个人却没有什么成就,只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微薄之躯来报效国家。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保持个性、忠于职守并渴望为国捐躯的情怀。通过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追求,诗人展现了一种高洁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矛盾和诗人的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