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摄山栖霞寺三首(其二)
明 · 祝允明
泉洞迷藏草没梯,倚岩千佛坐高低。
叠襟山色周回峭,隔树江声隐映齐。
宋刻梁文江令笔,龙蟠龟戴上元题。
栖霞只是枯禅宅,尔许头颅向里栖。
叠襟山色周回峭,隔树江声隐映齐。
宋刻梁文江令笔,龙蟠龟戴上元题。
栖霞只是枯禅宅,尔许头颅向里栖。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祝允明的《宿摄山栖霞寺三首(其二)》描绘了摄山栖霞寺的幽深与静谧。首句“泉洞迷藏草没梯”,以生动的景象展示了寺庙隐藏于山泉洞穴之间,草木茂盛,仿佛迷宫一般,难以寻觅。接下来,“倚岩千佛坐高低”则描绘了佛像依山而立,高低错落,增添了神秘与庄重的气氛。
“叠襟山色周回峭,隔树江声隐映齐”两句,通过描绘山势陡峭,层峦叠嶂,以及江水声音在树林间若隐若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深远和宁静。诗人巧妙地运用“宋刻梁文江令笔,龙蟠龟戴上元题”来赞美寺内的书法艺术,暗示着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底蕴。
最后,“栖霞只是枯禅宅,尔许头颅向里栖”表达了诗人对栖霞寺作为修行之地的认同,认为这里是寻求内心平静的理想之所,即使是忙碌的世人,也能在此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栖霞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古寺历史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