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望城中遗漏
宋 · 施枢
见说天文变,频占太史台。
但云星犯月,不料火为灾。
尽夜看烟灭,逢人问讯来。
丹心勤恋阙,东乡极裴回。
但云星犯月,不料火为灾。
尽夜看烟灭,逢人问讯来。
丹心勤恋阙,东乡极裴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见说:听说。天文:天文学。
变:变化。
频:频繁。
太史台:古代观测天文的官署。
星犯月:星辰冲撞月亮。
火为灾:火灾的发生。
尽夜:整夜。
看烟灭:观察火势熄灭。
问讯:询问消息。
丹心:赤诚的心。
阙:朝廷。
东乡:东方,这里指朝廷方向。
极裴回:极度犹豫,徘徊。
翻译
听说天文有变化,常常占卜在太史台。只说星辰碰月亮,并未料到火灾起。
整夜守望烟火熄灭,遇到人就询问情况。
赤诚之心眷恋朝廷,向东边徘徊不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施枢所作的《萧山望城中遗漏》。诗中表达了对天文异象的关切和对京城灾情的担忧。首句“见说天文变”开门见山,点出观察到天体现象的变化;“频占太史台”暗示朝廷官员对此的密切关注。接着,“但云星犯月”描绘了具体的天文现象,可能是彗星或行星与月亮相冲,然而诗人并未预料到火灾的发生。
“不料火为灾”转折出人意料,揭示了灾难的实际发生,表达出诗人对灾情的震惊和忧虑。诗人整夜守望,关注着烟火的消散,“尽夜看烟灭”展现了其责任感和对百姓安危的牵挂。最后两句,“逢人问讯来”表明诗人积极打听消息,关心京城动态,而“丹心勤恋阙,东乡极裴回”则直接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和对京城方向(东乡)的深深忧虑,显示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沉的忧国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天文异象和火灾事件,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忠诚,以及在危机中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