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子荣过家上冢(其一)赏析

子荣过家上冢(其一)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班超万里归无期,张翰虽归如不归。
君看昼锦堂中相,十五年前一布衣。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班超与张翰的故事,以及对现实生活中某人(子荣)十五年变化的描绘,展现了时间流转中的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

首句“班超万里归无期”,借用东汉名将班超出使西域,历经万里,最终未能归乡的故事,暗示了主人公子荣虽有远大志向,却可能面临无法实现的愿望或理想。班超的典故在这里象征着追求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对未知命运的无奈。

次句“张翰虽归如不归”,引用晋代文人张翰因秋风起而思故乡,辞官归隐的故事,但以“如不归”强调即使归家,内心仍可能留有遗憾或不满足感。这里暗喻子荣虽然可能回到家乡,但内心的归宿或许并不完全满足,可能还怀揣着未竟之志或对过往的怀念。

后两句“君看昼锦堂中相,十五年前一布衣”,通过描述子荣十五年前还是一个普通百姓,如今在昼锦堂中成为他人相视的对象,表达了个人成长与变化的巨大。这里不仅赞美了子荣从平凡到非凡的转变,也反映了社会对于成功者的认可与尊重。同时,“昼锦堂”这一地点的设定,可能寓意着荣耀与显赫,进一步强化了个人成就与社会地位提升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探讨了个人命运、社会变迁以及时间对个体影响的深刻主题。它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也是对当下人物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洞察与感慨。

词语解释

班超的意思:(32-102)东汉大将、外交家。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固弟。公元73年,随窦固出击北匈奴获胜。又奉命出使西域,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束缚和奴役,使“丝绸之路”重又畅通。后被任命为西域都护。曾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至今波斯湾而归。他在西域活动三十一年,使西域与内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布衣的意思:[释义](1) (名)布衣服。 (2) (名)〈书〉古时指平民(平民穿布衣)。 [构成]偏正式:布(衣 [例句]现在的人都不穿布衣。(作宾语)布衣百姓。(作定语)...

不归的意思:(1).不返家。《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清 蒲松龄 《司文郎》:“又闻次年再行乡试,遂不归,止而受教。”(2).不归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盗户》:“詎恶久假不归,霸为己有。”...

无期的意思:(1).无穷尽;无限度。《诗·小雅·白驹》:“尔公尔侯,逸豫无期。” 俞樾 《群经平议·毛诗三》:“《诗》中言‘无期’者,如《南山有臺》篇‘万寿无期’及此篇‘逸豫无期’,皆谓无穷极也。”《吕氏春秋·怀宠》:“上不顺天,下不惠民,徵敛无期,求索无厌……若此者天之所诛也。” 高诱 注:“期,度;厌,足。” 汉 班婕妤 《自悼赋》:“勉虞精兮极乐,与福禄兮无期。”(2).指无了期。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散有限之微财,供无期之久客。”(3).犹言不知何时,难有机会。《隶释·汉费凤别碑》:...

一布的意思:犹言满布,一片。 宋 岳飞 《奏临颖捷状》:“马军一布向前,入阵与敌战鬭,敌众败走,追赶十五餘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白马将军手下,五百来人衣铁。一布地平原尽摆列。”...

昼锦的意思:《汉书·项籍传》载 秦 末 项羽 入 关 ,屠 咸阳 。或劝其留居 关中 , 羽 见 秦 宫已毁,思归 江 东,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史记·项羽本纪》作“衣绣夜行”。后遂称富贵还乡为“衣锦昼行”,省作“昼锦”。《北史·毛鸿宾传》:“ 明帝 以 鸿宾 兄弟所定处多,乃改 北地郡 为 北雍州 , 鸿宾 为刺史。詔曰:‘此以昼锦荣卿也。’” 前蜀 贯休 《送友人及第后归台州》诗:“嫖姚留不住,昼锦已归迟。” 清 吴伟业 《项王庙》诗:“凄凉思昼锦,遗恨在 彭城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