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三首(其一)赏析

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三首(其一)

宋 · 苏轼
彭城初识子,照眼白而长。
异梦成先兆,清言得未尝。
岂惟知礼意,遂欲补诗亡。
咄咄真相逼,诸生敢雁行。

注释

彭城:地名,指徐州。
照眼:耀眼,引人注目。
白而长:形容人的气质纯洁且高尚。
异梦:奇异的梦境,可能象征着不寻常的预见或灵感。
先兆:预示或象征。
清言:深刻的言论。
知礼意:理解并遵循礼仪之道。
诗亡:指古代诗歌的流失或缺乏。
咄咄:形容才能出众,令人惊叹。
真相逼:才华横溢,仿佛逼近现实。
诸生:泛指学生。
敢雁行:比喻不敢与你并驾齐驱。

翻译

初次在彭城遇见你,明亮且高洁如白玉般长久。
你的奇异梦境似乎预示着什么,你的言谈深邃且未曾尝尽。
岂止是懂得礼仪,还想弥补诗歌的缺失。
你的才华咄咄逼人,学生们都自愧不如,不敢与你并肩前行。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初识时的场景和心境。"彭城初识子,照眼白而长"一句,通过对眼神的形容,展现出友人的气质和个性,既有亲切之感,又不失庄重。此处“照眼”可理解为目光清澈,或许暗示着对方心灵的明净。

接下来的"异梦成先兆,清言得未尝"则透露出一种超越现实的交流方式和深刻的情感联系。诗人通过提及“异梦”,表达了与友人之间情谊的深厚,以及彼此之间可能存在的心灵相通。

"岂惟知礼意,遂欲补诗亡"则转向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尊重,诗人不仅仅是认识到了友人的个性,更希望通过诗歌来传承这种精神。这里的“诗亡”可能指的是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理念,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传承,就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

最后两句"咄咄真相逼,诸生敢雁行"则表达了一种对知识、学问追求的态度,以及对待友人的严肃和认真的态度。"咄咄"形容声音或情绪,给人一种紧迫感;“真相逼”可能暗示着探索真理的紧要性;而“诸生敢雁行”则是对那些追求知识的人的一种激励和期许,希望他们能够像飞鸟一样自由翱翔在学术的天空中。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情谊,更表现出了诗人对于文学、学问以及精神传承的深刻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