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余处恭赠方士阎都干
宋 · 杨万里
河出昆崙江出岷,风吹不断浪花春。
但看此水源无竭,底用玄谈谷有神。
老健便为仙放杖,斧斤祗在袜生尘。
东家自有仁山诀,方士何曾悟一真。
但看此水源无竭,底用玄谈谷有神。
老健便为仙放杖,斧斤祗在袜生尘。
东家自有仁山诀,方士何曾悟一真。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道法修炼和仙境追求的理解。
“河出昆崙江出岷”两句,从地理环境切入,勾勒出一片江河湖海之美,其中“风吹不断浪花春”则捕捉到了自然景观中生机勃勃的一幕。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他内心对于生命活力和永恒循环的向往。
“但看此水源无竭,底用玄谈谷有神”两句,通过水源不断流淌来比喻生命之泉的源远流长,同时又点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神秘力量的敬畏之心。这里的“玄谈”可能是指道家对于宇宙和生命本质的深奥探讨。
接下来的“老健便为仙放杖,斧斤祗在袜生尘”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修炼成仙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中某种超脱世俗束缚状态的追求。这里的“老健”指的是长寿健康,“放杖”则是隐居山林,斩断尘缘。
最后两句“东家自有仁山诀,方士何曾悟一真”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秘密修炼方法或哲理的赞赏,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一般方士(即道教修行者)的某种质疑或者挑战。这里的“东家”可能是指特定的宗派或门阀,而“仁山诀”则是他们传授的秘法。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描写来表达了他对生命、宇宙以及修炼成仙的深刻思考和个人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