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墨笔牡丹(其二)赏析

墨笔牡丹(其二)

明 · 倪岳
一朵萧然带墨痕,玉阑干畔倚黄昏。
也知不作金棱碧,何用韩郎为染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墨笔牡丹图,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的独特魅力。首句“一朵萧然带墨痕”,以“萧然”二字形容牡丹的孤高与清冷,而“带墨痕”则暗示了画作的技法,墨色的痕迹在花瓣上留下独特的印记,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艺术感。

接着,“玉阑干畔倚黄昏”一句,将牡丹置于玉栏杆旁的黄昏背景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牡丹倚靠在栏杆之上,仿佛一位孤独的美人,在黄昏的余晖中静静地思考着什么,这种情境的描绘,既表现了牡丹的高洁与独立,也赋予了它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后两句“也知不作金棱碧,何用韩郎为染根”,则是对牡丹特性的进一步阐述。牡丹虽不追求金碧辉煌的外表,却以其自然之美的内在魅力吸引人。这里提到的“金棱碧”可能是指其他花卉追求的华丽外表,而“韩郎为染根”则暗指某些花卉通过人工手段来改变其生长环境或颜色,以求得更引人注目的效果。牡丹自足于自然赋予的美丽,无需外力的修饰,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牡丹自然美的欣赏,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崇尚和对人工雕琢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墨笔牡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牡丹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自然与人工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纯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赞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