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早春次吴希晓韵赏析

早春次吴希晓韵

明 · 佘翔
岁事才三日,寒阴日渐消。
忽寻芳草去,不待美人招。
煮茗初删竹,倾醪更著椒。
春风轻拂柳,未许折柔条。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早春次吴希晓韵》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诗中,诗人抓住了新春气息的微妙变化,"岁事才三日,寒阴日渐消",短短数日,寒冬的余寒已开始消退,阳光逐渐温暖。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期待,"忽寻芳草去,不待美人招",他主动去寻找春天的踪迹,无需等待美景的召唤。

煮茶的场景也充满了早春的气息,"煮茗初删竹",暗示着新竹的嫩叶被用来烹煮清茶,增添了春天的清新。饮酒时更是加入花椒,"倾醪更著椒",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讲究。最后,"春风轻拂柳,未许折柔条",描绘了春风轻柔地吹过柳树,诗人提醒自己不要过早采摘柳条,留待春意更浓时再行欣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与尊重,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词语解释

不待的意思:[释义](动)用不着(说)。 [构成]偏正式:不〔待 [例句]你的事自不待言。(作谓语)...

春风的意思:◎ 春风 chūnfēng(1) [spring breeze]∶春天的风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2) [with smile]∶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芳草的意思:(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美人的意思:◎ 美人 měirén(1) [beauty](2) 美女一个长着油光发亮的黑头发、红嘴唇、眼睛一点也不怯懦的大胆的美人(3) 品德高尚的人;贤人全州的美人和绅士都聚集在那里...

轻拂的意思:◎ 轻拂 qīngfú[flick] 轻轻地拂过他用餐巾轻拂这块污点...

日渐的意思:◎ 日渐 rìjiàn[with each passing day;day by day] 一天一天逐渐地日渐强壮...

柔条的意思:(1).嫩枝;柔软的枝条。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宋 陈亮 《贺新郎·同刘元实唐与正陪叶丞相饮》词:“手弄柔条人健否?犹忆当时雅趣。” 茅盾 《子夜》十八:“她一伸手就折断了那柔条。”(2).特指垂柳的枝条。 唐 李白 《惜馀春赋》:“醉愁心于垂杨,随柔条以纠结。” 宋 沉遘 《发瓦桥十里而河梁败还坐客亭复上马戏咏道旁垂柳》:“柔条秀絶向人甚,忍不从容折一枝。”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四折:“曾向 章臺 舞细腰,行人几度折柔条。”...

三日的意思:(1).三天。《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2).一个月的第三天。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二月三日, 丕 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復四年。”(3).指三月三日上巳节。 晋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诗:“聊为三日游,方驾结龙旂。”...

岁事的意思:(1).一年中应做的事。《礼记·王制》:“成岁事,制国用。” 孔颖达 疏:“‘成岁事’者,断定计要,一岁事成,乃制来岁之国用。”(2).多指一年的农事。《尚书大传》卷五:“耰鉏已藏,祈乐已入,岁事已毕,餘子皆入学。” 郑玄 注:“祈乐当为新穀。” 南朝 宋 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书》:“薄从岁事,躬歛山田。” 宋 苏辙 《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诗之二:“新丝出盎冬裘具,贡枣登场岁事休。” 清 赵翼 《恭纪》诗之二:“沧溟无警妖氛熄,绚甸咸登岁事丰。”(3).指诸侯每年秋天朝见天子的事。《诗·商颂·殷...

寻芳的意思:(1).游赏美景。 唐 姚合 《游阳河岸》诗:“寻芳愁路尽,逢景畏人多。” 宋 朱熹 《春日》诗:“胜日寻芳 泗水 滨,无边光景一时新。”(2).喻狎妓。《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独自玩赏了一回,鸟声聒碎,花影横披,遂起了访友念头,寻芳兴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