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高季迪赏析

寄高季迪

明 · 吕敏
客馆俯江郊,秋深不自聊。
别来心更苦,思去路还遥。
桐叶风俱落,菱花雨半销。
何由似流水,早晚赴归潮。

拼音版原文

guǎnjiāngjiāoqiūshēnliáo

biéláixīngèngháiyáo

tóngfēngluòlínghuābànxiāo

yóuliúshuǐzǎowǎnguīcháo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吕敏的《寄高季迪》描绘了诗人寓居江郊的孤寂心情。首句“客馆俯江郊”以客舍临江的景象开篇,展现出诗人远离家乡的漂泊之感。秋天的深沉与诗人内心的孤寂相互映照,“秋深不自聊”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落寞和无聊。

颔联“别来心更苦,思去路还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离别之后,诗人的心境更加苦涩,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而归乡之路却又显得漫长遥远。

颈联“桐叶风俱落,菱花雨半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凄凉。桐叶随风飘落,如同诗人的心情无法停留;菱花在秋雨中凋零,象征着时光流逝和愿望难以实现。

尾联“何由似流水,早晚赴归潮”以流水比喻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希望能像江水一样,早日汇入归乡的大潮,表达了强烈的思归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羁旅他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词语解释

别来的意思:(1).离别以来。 南朝 宋 谢惠连 《代古诗》:“别来经年岁,欢心不同凌。” 唐 窦群 《赠刘大兄院长》诗:“路自 长沙 忽相见,共惊双鬢别来殊。”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我们别来将近两个月了。”(2).另外。《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眼见得这座祖宅,还值万数银子,怎么又要捨作道院;别来募化黄金,兴铸仙像。”...

归潮的意思:退潮。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张祖眺倒景,列筵瞩归潮。”...

何由的意思: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

江郊的意思:临江的郊野。 南朝 宋 鲍照 《送别王宣城》诗:“广望周千里,江郊蔼微明。”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掛罥长林梢。” 宋 范成大 《九月三日宿胥口始闻雁》诗:“江郊匝地熟,场圃平如砥。” 清 马廷櫆 《黄鹄矶》诗:“我客江郊百无事,独著双屐携长笻。”...

客馆的意思:◎ 客馆 kèguǎn[guest house] 古时招待宾客的馆舍...

菱花的意思:(1).菱的花。 南朝 梁 简文帝 《采菱曲》:“菱花落復含,桑女罢新蚕。” 郁达夫 《车过临平》诗:“清溪波动菱花乱,黄叶林疏鸟梦轻。”(2).指菱花形的花纹。 唐 骆宾王 《王昭君》诗:“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顰。” 前蜀 韦庄 《捣练篇》:“白袷丝光织鱼目,菱花綬带鸳鸯簇。”(3).指菱花镜。亦泛指镜。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镜》诗之二:“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筯并堕菱花前。” 明 唐寅 《二郎神》曲:“整云鬟,对菱花,教人怕见愁颜。”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两个在那里交扣丁香,并照...

流水的意思:◎ 流水 liúshuǐ(1) [running water]∶流动的水落花流水春去也。(2) [turnover in business]∶商店销售额流水收入(3) [in hurry]∶立即;赶快;急急忙忙他流水就说...

秋深的意思:深秋。指晚秋时节。 南朝 陈 陈叔齐 《籁纪》:“擣衣者,秋深治衣之声也。” 唐 刘长卿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诗:“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唐 李绅 《重别西湖》诗:“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去路的意思:◎ 去路 qùlù[way;outlet;way along which one is going] 前进的道路;去某处的道路挡住敌人的去路...

早晚的意思:◎ 早晚 zǎowǎn(1) [morning and evening]∶早晨和晚上他每天早晚都练气功(2) [time]∶时候他已走了多半天了,这早晚多半已经到家了(3) [some time in the future] 〈方〉∶泛指将来某个时候你早晚进城来,到我们这里坐坐(4) [sooner or later]∶或早或晚人早晚要死的...

不自聊的意思:犹无聊。 宋 刘克庄 《长相思·饯别》词:“风萧萧,雨萧萧,相送津亭折柳条,春愁不自聊。” 宋 赵令畤 《候鲭录》卷五:“ 微之 心不自聊,既出之翰墨,姑易其姓氏耳。” 明 高启 《丁校书见招晚酌》诗:“正坐羈愁不自聊,远烦舟楫暮相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