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观分得琴字
元 · 吴师道
春晏践宿期,云间陟高岑。
获从胜友俱,遂此物外心。
月窟探万仞,临渊测重阴。
盘坐白石台,长啸青栎林。
莫探虚皇居,急雨含萧森。
松风飞淙合,终夜凄笙琴。
何能发孤咏,千载同遗音。
获从胜友俱,遂此物外心。
月窟探万仞,临渊测重阴。
盘坐白石台,长啸青栎林。
莫探虚皇居,急雨含萧森。
松风飞淙合,终夜凄笙琴。
何能发孤咏,千载同遗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吴师道在元代的一个春日傍晚,与好友一同登高至金华观,享受自然美景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春晏践宿期,云间陟高岑”描绘了春末时节,诗人与友人相约登山的情景,云雾缭绕,山势高峻,为后续的活动营造了神秘而清新的氛围。
接着,“获从胜友俱,遂此物外心”表达了诗人与志趣相投的朋友一同登山,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月窟探万仞,临渊测重阴”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夜晚月光下,诗人深入山洞探索,仿佛进入了幽深的月宫;同时,站在深渊边,感受着深沉的黑暗,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盘坐白石台,长啸青栎林”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一块洁白的石头上盘坐,对着青色的栎树林长啸,释放内心的喜悦与自由。
“莫探虚皇居,急雨含萧森”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深入未知的世界,暗示了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以及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松风飞淙合,终夜凄笙琴”描绘了夜晚,松林中的风吹过,与溪流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凄美的音乐,充满了夜晚的静谧与深邃。
最后,“何能发孤咏,千载同遗音”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歌声能够穿越时间,与千年的声音共鸣,体现了对自然和谐与永恒美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