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嘉杂诗二十首(其十七)
宋 · 刘克庄
拥旄佩印各荣华,已贵无官可复加。
若不扫门丞相府,必曾养马侍中家。
若不扫门丞相府,必曾养马侍中家。
注释
拥旄:手持节旄,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佩印:佩戴官印,显示身份和权力。
荣华:显赫荣耀。
已贵:已经地位很高。
无官可复加:没有更高的官职可以晋升。
扫门:打扫门前,表示谦卑或迎接重要人物。
丞相府:古代高级官员的府邸,丞相是宰相级别的官员。
养马:古代官员低微时可能的职责,如做仆役。
侍中:皇帝近臣,负责传达诏令。
翻译
手持节旄身佩官印各自显赫荣耀,已经地位尊贵没有更高的官职可晋升。如果不在丞相府门前打扫迎接,必定曾在侍中家中喂马服役以求升迁。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诗人刘克庄的《端嘉杂诗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观察和描绘。第一句“拥旄佩印各荣华,已贵无官可复加。”中的“拥旄”指的是官员所佩戴的饰物,“佩印”则是象征权力的印章。“各荣华”表达了一种普遍的荣耀和光彩。整句描绘了官员们在享有高贵地位时的情景,已然身居高位,无需再追求更多的官职。
第二句“若不扫门丞相府,必曾养马侍中家。”则通过假设的情况,强调某人可能曾是权臣或高官。其中“扫门”通常指的是清理门前,即为迎接尊贵者的准备,“丞相府”是宰相的府邸,这里代表着最高权力的象征。“养马侍中家”则暗示了一个人可能曾在侍中的府上养马,侍中是一种高级官职。这里诗人巧妙地通过对比和假设,让读者感受到人物可能拥有过的显赫过去。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以精炼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既已达至权力顶峰又不愿意透露更多秘密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北宋时期官场生活的一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此类人物深刻的观察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