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归田三首(其一)赏析

归田三首(其一)

唐 · 白居易
人生何所欲,所欲唯两端。
中人爱富贵,高士慕神仙。
神仙须有籍,富贵亦在天。
莫恋长安道,莫寻方丈山。
西京尘浩浩,东海浪漫漫。
金门不可入,琪树何由攀。
不如归山下,如法种春田。

注释

人生:人的生活。
何所欲:想要什么。
两端:两件事。
中人:普通人。
富贵:财富和地位。
高士:高尚的人。
神仙: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者。
籍:缘分或记载。
亦在天:也受天命支配。
长安道:长安的道路,代指繁华都市的生活。
方丈山:仙山,象征仙境。
西京: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之一。
尘浩浩:尘世的纷扰繁杂。
东海:中国东方的大海,这里象征遥远的地方。
金门:富贵之门,这里指朝廷或权力中心。
琪树:神话中的珍奇树木,象征富贵。
归山下:回归简朴的生活。
如法:按照正道,遵循规则。
春田:春天的农田,象征生机与希望。

翻译

人生追求什么,无非就是两件事。
普通人爱慕富贵,高尚之士仰慕神仙。
要成为神仙需要缘分,富贵也在天命之中。
不要过于留恋长安的道路,也不要探寻方丈仙山。
西京的尘世喧嚣繁杂,东海的浪花浩渺无边。
金门难以进入,奇树又怎能攀爬。
不如回到山下,依法耕种春天的田地。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看破的诗篇。诗人通过“人生何所欲,所欲唯两端”开篇,指出人生的追求大多集中在物质富贵与精神寄托之间。随后的“中人爱富贵,高士慕神仙”进一步区分了不同层次的人们对于幸福的不同追求。

诗中的“神仙须有籍,富贵亦在天”表明这些追求并非凡人所能轻易获得,而是需要命运或修为才能达到的境界。紧接着,“莫恋长安道,莫寻方丈山”则是在劝诫人们不必过分执着于世俗的繁华和神秘的仙境。

“西京尘浩浩,东海浪漫漫”描绘了广阔无垠的空间与时间背景,使人感到尘世的喧嚣与自然界的辽远形成鲜明对比。接着,“金门不可入,琪树何由攀”则是说到了权贵之家和荣华富贵虽令人向往,却难以企及。

最后,“不如归山下,如法种春田”表达了诗人最终的抉择——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选择回到自然中,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方式去生活。这一转折,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智慧,也展示了他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