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官归汴初度日作
碧山有伴还成社,银汉无梁莫问津。
种柳醉翁书甲子,纫兰骚客赋庚寅。
情知镜里流年换,聊复酣歌汴水春。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濂的《解官归汴初度日作》描绘了诗人在解官归乡的日子,面对宴席上的楚舞与频繁的饮酒,他感慨时光飞逝,白发生人意外。诗人以碧山社燕自比,暗示即使在归隐生活中,仍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银河无渡,暗指仕途无望,但他并未就此放弃,借种柳之事寄托岁月流转,又以纫兰(纫制香草)的典故表达自己坚守高洁情怀。他知道镜中的容颜已换,但仍想借汴水边的酣歌来暂忘流年的变迁,展现出一种豁达与超脱的人生态度。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词语解释
白发的意思:◎ 白发 báifà[white hair] 白头发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碧山的意思:(1).青山。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诗之十:“掩映金渊侧,游豫碧山隅。” 唐 杜牧 《鹭鸶》诗:“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2).山名。在今 湖北省 安陆市 境。 唐 李白 《山中问答》诗:“问余何意栖 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清道光重修安陆县志》卷五:“ 白兆山 ,一名 碧山 ,治西三十里,高二百丈许…… 李太白 读书其下。”...
楚舞的意思:楚 地之舞。《史记·留侯世家》:“ 戚夫人 泣,上曰:‘为我 楚 舞,我为若 楚 歌。’” 唐 李白 《书情赠蔡舍人雄》诗:“ 楚 舞醉碧云, 吴 歌断清猿。”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词:“何人为我 楚 舞,听我 楚 狂声?” 清 彭而述 《卫藩旧邸遇酒南将军》诗:“若能为 楚 舞?何处得 秦 声?”...
酣歌的意思:◎ 酣歌 hāngē[sing rapturously] 尽兴歌唱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清· 方苞《狱中杂记》...
甲子的意思:[释义](名)用干支纪年或计算岁数时,六十组干支字轮一周叫一个甲子。 [构成]并列式:甲+子 [例句]今年是甲子年。(作定语)...
惊白的意思:惊讶地告诉。《新唐书·孙伏伽传》:“ 伏伽 拜御史时,先被内旨,而制未出,归卧于家,无喜色。顷之,御史造门,子弟惊白,徐起见之。”...
客赋的意思:客户交纳的赋税。《新唐书·宇文融传》:“使还言状,帝乃下詔:‘以客赋所在,并建常平仓,益贮九穀,权发敛;官司劝作农社,使贫富相恤。’”...
流年的意思:[释义](1) (名)〈书〉指光阴。似水流年。(作中心语) (2) (名)迷信的人称一年的运道。 [构成]偏正式:流(年...
情知的意思:深知;明知。 唐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復下山能借问,更向 卢 家字 莫愁 。”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词:“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见有个通房后厕所的小门,情知是从这小门里跑了。”亦作“ 情知道 ”。 宋 柳永 《倾杯乐》词:“情知道,世人难使皓月长圜,彩云镇聚。”...
纫兰的意思:《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后以“纫兰”比喻人品高洁。 宋 徐铉 《和萧郎中午日见寄》:“岂知泽畔纫兰客,来赴城中角黍期。”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和赵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词:“纫兰结佩有同心,唤取诗翁来饮。” 周实 《哭洗酲》诗:“纫兰搴杜更多情,年年佳耦求 云英 。”...
骚客的意思:◎ 骚客 sāokè[poet] 诗人...
问津的意思:[释义](动)〈书〉探询渡口,比喻探问价格或情况(多用于否定句)。 [构成]动宾式:问|津 [例句]那支花瓶放在橱窗中一年多了;至今还无人问津。(作谓语)...
无梁的意思:(1).没有桥。 汉 严忌 《哀时命》:“道壅塞而不通兮, 江 河 广而无梁。”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若济 河 无梁兮,沉此心於千里。” 金 元好问 《潞州录事毛君墓表》:“我思古人得伯朋,任重道远毅以弘。 大河 无梁岂乐冯,以孝则勇信有徵。”(2).没有屋梁。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以作零齣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3).古代博戏用语。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四折:“且休説百步穿杨,我和你先打一盘无梁。从今后你也要安详,我也不夸强。” 明 ...
银汉的意思:◎ 银汉 Yínhàn[the milky way] 见“银河”银汉横空...
醉翁的意思:(1).嗜酒的老人。 唐 郑谷 《倦客》诗:“閒烹芦笋炊菰米,会向源乡作醉翁。” 前蜀 韦庄 《对雨独酌》诗:“荷鍤醉翁真达者,卧云浦客竟悠哉。” 宋 刘光祖 《长相思·别意》词:“画桥西,画桥东,有泪分明清涨同。如何留醉翁?”(2). 欧阳修 的别号。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太守与客来饮於此,饮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 醉翁 也。” 清 赵翼 《清明前二日寿菊士招同棕亭再可立堂诸公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诗:“到山欲问 醉翁 蹟,数间古寺支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