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拟安边赏析

拟安边

明 · 郭之奇
汉武开西南,宋高弃东北。
或以强衅边,或以弱丑国。
合商今古筹,无如屯守得。
三时壁野清,千里燧燐织。
耕战不相违,兵农各自食。
近远输粟行,休暇治军实。
但令士卒心,尝如胡马逼。
虏伏无可窥,虏进安可弋。
或明师帅权,或尽守土职。
犁扫非无术,未贵杀伤克。
天子不自将,小丑亦亡匿。
安攘信何奇,朝阃共心力。

鉴赏

这首诗《拟安边》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其内容主要围绕古代边防策略与治理之道展开。诗中提及了历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汉武帝和宋高宗,他们分别在西南和东北采取了不同的边防政策。汉武帝积极开拓西南边疆,而宋高宗则选择放弃东北地区,这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

接着,诗人提出了一种综合古今智慧的边防策略,即“屯守”,强调在边境地区建立稳固的防御体系。通过“三时壁野清”、“千里燧燐织”等描述,形象地展现了边防设施的完善与军事布局的严密。同时,“耕战不相违,兵农各自食”表明了边防与农业生产并重,既保障了边疆的安全,也维护了民众的生活。

诗中还提到了物资运输、军队休整以及士兵的心理建设等方面,强调了边防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通过“士卒心”、“胡马逼”等词句,表达了对士兵忠诚度和战斗意志的重视。同时,诗人认为在面对敌人时,应采取明智的指挥策略和充分利用地方守土官吏的力量。

最后,诗人指出,虽然天子亲自领兵并非不可取,但在处理小规模的侵犯时,地方官员的职责同样重要。他强调了边防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及在不同情况下采取适当措施的重要性。整首诗体现了郭之奇对边防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展现了其作为古诗词鉴赏专家的深厚功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