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馀姚章太炎女公子游春郊即事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驱车林野意茫然,一样风情感盛年。
垂谢芳心如柳絮,强扶残醉觅花钿。
酒阑村社馀斜景,劫后人家又禁烟。
正欲避秦问渔父,池田桑竹有前缘。
垂谢芳心如柳絮,强扶残醉觅花钿。
酒阑村社馀斜景,劫后人家又禁烟。
正欲避秦问渔父,池田桑竹有前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郊游赏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首联“驱车林野意茫然,一样风情感盛年”,开篇便以驾车行于林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茫然与对往昔岁月的感慨。这里的“一样风情感盛年”暗示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时光的不满足或失落。
颔联“垂谢芳心如柳絮,强扶残醉觅花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垂暮之年的内心比作随风飘散的柳絮,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表现出一种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同时,“强扶残醉觅花钿”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试图在纷繁的春景中寻找一丝慰藉,但这种努力显得无力且徒劳,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哀。
颈联“酒阑村社馀斜景,劫后人家又禁烟”,转而描写了一幅乡村生活的画面。酒宴过后,夕阳西下,村社的热闹逐渐消散,而经历过战乱的人家又开始实行禁烟政策。这一联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社会变迁的痕迹,以及人们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
尾联“正欲避秦问渔父,池田桑竹有前缘”,借用了《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想要逃避现实,寻找一个理想中的避世之地的愿望。然而,这愿望是否能够实现,却充满了不确定性。最后一句“池田桑竹有前缘”则暗示了诗人与这片土地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或缘分,或许意味着即使在逃避现实的过程中,诗人也无法完全割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社会变迁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