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回乡偶书二首(其二)赏析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唐 ·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老大:年纪大了。
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
无改:没什么变化。
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一作“面毛”。
衰:减少,疏落。
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翻译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归家的场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开篇“少小离家老大回”一句,简洁明快地勾勒出诗人由少年离家至年老返乡这一生命周期,同时点出了时光的流逝与个人的变化。“乡音难改鬓毛衰”则进一步强调了故土的情感牵绊和年华的无情。乡音,即故乡的语言或方言,代表着根深蒂固的文化认同,而“鬓毛衰”则象征着时光对个人外貌的侵蚀。

中间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展示了诗人归乡后所面临的人世沧桑。儿童是家乡连续性的象征,他们的不知旧人反映出时间对记忆的冲刷。而诗人的自我介绍,透露出一种身份认同上的割裂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故土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归乡者对于家乡变迁的无奈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力。同时,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也体现出唐代诗人在抒发个人情怀上的巧妙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