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费廷玉(其一)赏析

和费廷玉(其一)

宋末元初 · 仇远
我昔南徐讲席分,知君肥遁白云村。
草深能使芝兰没,木落方推竹柏尊。
试问上书投魏阙,何如解组守衡门。
西风吹醒槐安梦,斜日悠悠半隐垣。

注释

我昔:过去。
南徐:古代地名,今江苏南京附近。
讲席:讲学的场所。
肥遁:避世隐居。
芝兰:比喻贤士。
没:淹没。
竹柏尊:以竹和柏象征高洁品格。
上书:向朝廷上奏章。
魏阙:古代宫门外两边的高台,代指朝廷。
解组:解下官印,辞官。
衡门:简陋的门,常用来形容隐居生活。
槐安梦:比喻平静安宁的生活。
垣:墙。

翻译

我当年在南徐讲学时与你分别,知道你选择隐居在白云缭绕的山村。
草木茂盛足以埋没芝兰,等到秋叶飘落才显出竹柏的高洁。
试着问问自己,上书朝廷是否更好,还是像解下官印那样守着简朴的家门。
西风拂过,吹散了梦境中的宁静,夕阳缓缓落下,半隐于墙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和费廷玉(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我昔南徐讲席分”,开篇即描绘出诗人曾经在南徐(今江苏徐州附近)参与讲学之地,现如今却与尘世遥远。接着,“知君肥遁白云村”表达了对朋友隐居生活的了解和赞赏,“肥遁”指的是朋友选择了一种安逸舒适的隐居生活,而“白云村”则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的境界。

“草深能使芝兰没,木落方推竹柏尊”,这里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自然界的生长变化,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赞美。草丛中隐没了珍贵的芝兰,而树木的倒下则显现出竹和柏的坚贞不屈。

“试问上书投魏阙,何如解组守衡门”,诗人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似乎是在询问朋友对于当时政局的看法,以及是否能够解开心中的牵绊,守护着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西风吹醒槐安梦,斜日悠悠半隐垣”,最后两句则描写了自然景象带来的宁静感受。西风轻拂,唤醒了槐树下的安眠,而斜阳(倾斜的太阳)缓缓流转,部分隐藏在墙垣之中,这些都营造出一种平和恬淡的氛围。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朋友隐居生活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保持内心平静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