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为范尊师赋云林清游赏析

为范尊师赋云林清游

元 · 虞集
太茅千仞下,结屋三四楹。
云林户牖润,鹤去海天平。
坐上发长啸,人间闻玉笙。
斸苓春雾重,煮朮晚烟轻。
绿室嘘丹气,苍崖受日精。
樵遗伐木斧,真降引霓旌。
九鼎金还就,千龄树不倾。
问谁解居此,云是范长生。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为范尊师赋云林清游》,描绘了一幅隐逸高士在云林深处悠游自得的生活画卷。诗中以“太茅千仞下,结屋三四楹”开篇,巧妙地将居所置于崇山峻岭之间,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接着,“云林户牖润,鹤去海天平”,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雾缭绕的林间景象和仙鹤翱翔的壮丽画面,赋予了场景以超凡脱俗之感。

“坐上发长啸,人间闻玉笙”两句,生动描绘了主人在云林中放声长啸,其音如玉笙般清越,不仅表达了主人内心的自由与洒脱,也暗示了与世隔绝的隐逸生活。随后,“斸苓春雾重,煮朮晚烟轻”则通过具体的活动——采苓、煮术,进一步展示了隐居生活的日常情趣,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界的亲近与尊重。

“绿室嘘丹气,苍崖受日精”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居室比作绿室,室内弥漫着丹药的气息,而苍崖则接受了日月精华,寓意着修炼与成长的过程。最后,“樵遗伐木斧,真降引霓旌”通过描述遗落的斧头和引导真人的霓旌,进一步强化了隐士与自然、超凡脱俗之间的联系。

“九鼎金还就,千龄树不倾”两句,以九鼎和千年古树为喻,表达了时间的永恒与事物的坚固,暗示了隐士生活的长久与稳定。而“问谁解居此,云是范长生”则以一个疑问句结尾,既是对范尊师身份的肯定,也是对这种超凡脱俗生活方式的赞美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云林深处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隐士精神的推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