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不饮酒二十首(其二)赏析

不饮酒二十首(其二)

明 · 释函是
醉乡在何处,试问东皋子。
窅然丧天下,皇帝曾游否。
阮陶之所至,恐当是块垒。
不顾世閒名,沉湎竟奚以。
旦昏无移时,双眸湛如泚。
回以视世间,兴灭嗟逝水。
贤智处其中,如电与泡耳。
醉又当何为,不醉亦如此。
晨鸟东西驰,日落归山梓。
山高圆景微,朔风连夜起。
揽衣坐茅堂,此心不可似。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不饮酒二十首(其二)》,由明代僧人释函是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酒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醉乡在何处,试问东皋子”引出对醉乡的探寻,东皋子是古代隐士,这里借以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接下来的“窅然丧天下,皇帝曾游否”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利的淡漠,以及对帝王权力的质疑,暗示了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

“阮陶之所至,恐当是块垒”引用阮籍和陶渊明的故事,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可能是指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不顾世閒名,沉湎竟奚以”则表达了诗人对名誉的不屑,以及对沉迷于酒的深思,似乎在探讨醉与醒之间的意义。

“旦昏无移时,双眸湛如泚”描述了时间的流逝,以及诗人对时间的敏感感知,双眸湛如泚,形容眼神清澈而深邃。“回以视世间,兴灭嗟逝水”进一步强调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将世间万物比作流水,暗示一切皆会消逝。

“贤智处其中,如电与泡耳”表达了对贤者智慧的肯定,同时也指出这些智慧如同闪电和泡沫一样短暂易逝,强调了人生短暂的主题。“醉又当何为,不醉亦如此”则是对饮酒与否的思考,似乎在说无论是醉还是清醒,人生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无常。

最后,“晨鸟东西驰,日落归山梓”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晨鸟的飞翔与日落归巢,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归宿。“山高圆景微,朔风连夜起”则通过山高、日微、夜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

“揽衣坐茅堂,此心不可似”表达了诗人希望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独立,不受外界影响的决心。整首诗通过对酒的探讨,深入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