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十二咏(其二)
物微将礼意,名重著歌诗。
错落鸡头小,晶荧鬼目奇。
欲尝怜病齿,把玩独多时。
词语解释
把玩的意思:[释义](动)〈书〉拿着赏玩。 [构成]偏正式:把(玩 [例句]把玩玉雕。(作谓语)...
病齿的意思:牙病;牙齿痛。亦指有病的牙齿。 金 刘迎 《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诗:“我车从其间,摇兀如病齿。推前挽復后,寸进退还咫。”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题跋》:“ 冯海粟 先生子 振 题《杨妃病齿图》云:‘ 华清宫 一齿痛; 马嵬坡 一身痛;“ 渔阳 鼙鼓动地来”,天下痛。’”...
错落的意思:[释义](形)交错纷杂。 [构成]并列式:错+落 [例句]错落排列着一些房屋。(作状语)...
多时的意思:◎ 多时 duōshí[a long time] 很长一段时间恭候多时...
歌诗的意思:(1).咏唱诗篇。《左传·襄公十六年》:“ 晋侯 与诸侯宴于 温 ,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 杜预 注:“歌古诗,当使各从义类。”《墨子·公孟》:“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孙诒让 间诂:“《周礼·小师》注云:歌,依咏诗也。”(2).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 汉 世所谓歌诗者,有声音曲折,可以弦歌,如《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周謡歌诗声曲折》七十五篇是也。故《三侯》、《天马》诸篇, 太史公 悉称诗。盖《乐府》外无称歌诗者。” 朱自清...
歌诗的意思:(1).咏唱诗篇。《左传·襄公十六年》:“ 晋侯 与诸侯宴于 温 ,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 杜预 注:“歌古诗,当使各从义类。”《墨子·公孟》:“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孙诒让 间诂:“《周礼·小师》注云:歌,依咏诗也。”(2).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 汉 世所谓歌诗者,有声音曲折,可以弦歌,如《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周謡歌诗声曲折》七十五篇是也。故《三侯》、《天马》诸篇, 太史公 悉称诗。盖《乐府》外无称歌诗者。” 朱自清...
鬼目的意思:(1).草名。即鬼目草、鬼目菜。参见“ 鬼目草 ”。(2).草名。凌霄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紫葳》。(3).草名。羊蹄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羊蹄》。(4).果木名。麂目的别名。《太平御览》卷九七四引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鬼目,树大者如木,子小者如鸭子。二月花色,仍连着实。七月八月熟。其色黄,其味酸;以蜜煑之,滋味柔嘉。 交趾 、 武平 、 兴古 、 九真 有之。”又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麂目》。...
闺门的意思:(1).宫苑、内室的门。借指宫廷、家庭。《礼记·乐记》:“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淮南子·主术训》:“人主深居隐处以避燥溼,闺门重袭以避姦贼。”《周书·孝义传·秦族》:“﹝ 秦族 ﹞与弟 荣先 ,復相友爱,闺门之中,怡怡如也。” 清 刘大櫆 《阮君传》:“ 世忠 、 世恩 ,其操履亦闺门庸行之常,无异於人者,然求之世俗,何其难得而可敬也!”(2).妇女所居之处。《北齐书·尉瑾传》:“ 瑾 外虽通显,内闕风训,闺门秽杂,为世所鄙。” 宋 苏轼 《策别安万民五》:“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
鸡头的意思:亦作“鷄头”。1.鸡的头。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雄鸡》:“病贼风者,作鸡散(治之)。东门鸡头可以治蛊。由此言之:鸡主以御死辟恶也。” 李準 《大年初一》:“别像往年那样,鸡头、鱼翅一大堆挤在一块,干部们到咱家,反而连句话也说不成。”(2).见“ 鸡头肉 ”。(3).指 鸡头摩寺 。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妙道犹祕,机缘未适,弗降 鸡头 ,寧开 狼迹 。” 吴兆宜 笺注引《法苑珠林》:“昔 天竺 鸡头摩寺 五通菩萨 往安乐界,请 阿弥陀佛 ,娑婆众生,愿生净土,无佛影像,...
将礼的意思:大礼。谓祭祀之礼。《书·洛诰》:“惇宗将礼。” 孔 传:“厚尊大礼。” 孔颖达 疏:“将,大也。厚尊大礼,谓祭祀之礼。”(1).将帅带兵的法度。《黄石公三略》卷上:“军讖曰:‘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飢。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是谓将礼。’”(2).将帅的礼仪。 唐 苏颋 《同饯阳将军兼原州都督御史中丞》诗:“将礼登坛盛,军容出塞华。”...
晶荧的意思:(1).明亮闪光。 唐 王起 《浊水求珠》诗:“的皪终难掩,晶荧愿见收。”《红楼梦》第六六回:“三姐儿看时,上面龙吞夔护,珠宝晶荧。”(2).指光亮。 元 周砥 《夜坐怀孝常》诗:“天高玉露泻,草木流晶荧。”...
君国的意思:谓居君位而御其国。《国语·晋语四》:“君国可以济百姓,而释之者,非人也。”《国语·楚语上》:“夫君国者,将民之与处;民实瘠矣,君安得肥?” 清 姚鼐 《李斯论》:“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於朝廷之上,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
礼意的意思:(1).礼经的意义。《庄子·大宗师》:“ 子贡 趋而进曰:‘敢问临尸而哭,礼乎?’二人相视而笑,曰:‘是恶知礼意。’” 宋 苏轼 《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之一:“岂惟知礼意,遂欲补诗亡。”自注:“ 子立 能诗,而有礼学。”(2).恭谨接待,表示敬意。《汉书·雋不疑传》:“ 胜之 知 不疑 非庸人,敬纳其戒,深接以礼意。”《后汉书·班超传》:“ 鄯善王 广 奉 超 礼敬甚备,后忽更疎懈, 超 谓其官属曰:‘寧觉 广 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东周列国志》第六回:“ 州吁 见 陈侯 ...
名重的意思:名声显赫。《后汉书·袁安传》:“在职十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伯仁 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薛涛 笺﹞真正名重一时,流芳百世。”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此人名重,然其书法,实不甚佳。”...
贽仪的意思:为表敬意所送的礼品。 明 焦竑 《玉堂丛语·廉介》:“今动曰贄仪,而不羞於入。”《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新生贄仪,听其厚薄。”《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当下 安公子 铺好拜毡,递过贄仪,早拜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