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春半久雨走笔五首(其三)赏析

春半久雨走笔五首(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才喜晴明又雨阴,寻春未了早春深。
牡丹芍药□□□,寒食清明上冢心。
诗癖已应吟万首,酒狂何止费千金。
□□百岁三分过,屡死焉知活到今。

注释

才喜:刚刚欢喜。
晴明:晴朗的天气。
寻春:寻找春天。
早春深:早春已深。
牡丹芍药:牡丹和芍药。
寒食清明:寒食和清明节。
上冢心:扫墓的心情。
诗癖:对诗歌的痴迷。
吟万首:吟咏很多首。
酒狂:醉酒的疯狂。
费千金:花费大量金钱。
百岁三分过:人生已过三分之一。
屡死:多次经历生死。
焉知:怎能知道。

翻译

刚刚还欣赏着晴朗的天气,却又转为阴雨连绵,春天的脚步还未走完,早春已经深深到来。
牡丹和芍药盛开的季节,人们带着扫墓的心情,迎接寒食和清明的到来。
我痴迷于诗歌创作,已经吟咏了无数首,醉酒的疯狂不知花费了多少金钱。
人生短暂如百岁,我已经度过三分之一,经历过多次生死,却仍不知自己还能活多久。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春半久雨走笔五首》之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

"才喜晴明又雨阴,寻春未了早春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幻的观察,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对春天到来的渴望。春天的来临总是充满期待,但天气的不确定性让这种期待带有一丝不安。

"牡丹芍药□□□,寒食清明上冢心。"

这里的“牡丹”和“芍药”指的是不同的花卉,而空缺的部分可能是因为原文残缺或传抄时出现了错误。这两种植物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美丽,诗人通过它们描绘了清明节气的景象。“寒食”指的是寒食节,在清明前后,不点火做饭,而“上冢心”则表达了祭祖先或扫墓的心情,是清明时节的传统习俗。

"诗癖已应吟万首,酒狂何止费千金。"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他对于诗歌有着深厚的热爱,能够吟诵成百上千首,而“酒狂”则表达了一种放纵不羁的生活方式,即便是花费大量金钱也愿意享受这种生活。

"□□百岁三分过,屡死焉知活到今。"

这句中的空缺部分可能是由于传抄时的遗失或者作者本人的隐晦表达。整体上,这句话似乎在反思生命的短暂和个人的命运,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与死的思考。

总结来说,此诗通过描绘春天景象、个人情感以及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生命和自然的理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