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其二)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竹马才抛又是翁,年来自觉转疏慵。
欲开竹下三三径,还借毫端六六峰。
处世竟无非理事,对人那有可惭容。
浮沈聊尔从吾好,却笑南阳说卧龙。
欲开竹下三三径,还借毫端六六峰。
处世竟无非理事,对人那有可惭容。
浮沈聊尔从吾好,却笑南阳说卧龙。
注释
竹马:指童年时骑竹竿当马的游戏。翁:老人。
疏慵:懒散、懈怠。
三三径:隐居者的小路,出自陶渊明《归园田居》。
毫端:笔端。
六六峰:形容山峰众多。
非理:不合理的,超出常理的。
惭容:羞愧的神色。
浮沈:沉浮,比喻世事的起落。
聊尔:姑且如此,随便。
卧龙:诸葛亮,这里指代有大才之人。
翻译
竹马童年的快乐刚刚抛在身后,如今却已老去,感到日益懒散。想要开辟竹林下的小径,提笔又描绘出六座山峰的画卷。
面对世间纷繁,我只求处理事务,对人无愧于心。
随波逐流就任它如此,我只按自己的喜好生活,嘲笑那些自比诸葛亮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其二)》。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友人太博的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竹马才抛又是翁”表达了时间流逝,岁月匆匆,竹马游戏之物如今已成过去,而自己也步入老年。"年来自觉转疏慵"则进一步描绘出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接着,“欲开竹下三三径”和“还借毫端六六峰”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在竹林中开辟小路,并且希望能借助微末之力来攀登高峰。这些都是对自由探索自然、追求高尚志趣的渴望。
"处世竟无非理事,对人那有可惭容"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人世间所做所为,都不愿意背离道义,对待他人也无需感到羞愧或自责。这里体现出了作者的高洁品格和对人生的坦然态度。
最后,“浮沈聊尔从吾好,卻笑南阳说卧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传说中英雄人物——卧龙(即诸葛亮)的赞赏。"浮沈"意指世事的沉浮变化,而"聊尔从吾好"则表示作者愿与太博共享这份超然物外的情感。"卻笑南阳说卧龍",则是在说诗人对那些传颂中的英雄人物,如诸葛亮等人的赞美之情,也包含了一种自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品格以及对友谊深沉的情感。